[发明专利]一种水量/水质监测布点方法及预警响应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723387.9 | 申请日: | 2020-07-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1158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3 |
| 发明(设计)人: | 李继强;叶文华;邓松;吴金富;张晓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华悦生态环境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D21/02 | 分类号: | G01D21/02 |
| 代理公司: | 重庆信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8 | 代理人: | 穆祥维 |
| 地址: | 400714 重庆市***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量 水质 监测 布点 方法 预警 响应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一种水量/水质监测布点方法及预警响应系统,通过识别第一待检测区域内的河道,并在河道布设传感器以获取水量数据和水质数据;识别第二待检测区域内的污水管网,在每条污水管网的上、中游分别布设液位传感器以获取水量数据;识别第三待检测区域内的雨水管网,在雨水管网内布设传感器以获取水量数据和水质数据;识别第四待检测区域内的初雨箱涵,在每条初雨箱涵设置液位传感器和水质传感器以获取水量数据和水质数据。本发明通过在待检测区域内布设水量水质传感器,采集各个设施的数据并进行分析,构成密集的水量/水质监测网络,可对区域内水进行网状检测,能得到更多更精准的数据,对水的调配起到积极的作用,提高了水调配的精准性和及时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利环境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水量/水质监测布点方法及预警响应系统。
背景技术
水资源是国家的重点环保资源,影响这广大人们的生活,各行各业都离不开水,因此需要对河道的水量和水质进行布点检测,积累相关数据以对地区水的状态进行分析。
现有技术中,中国专利(公布号:CN 110472796 A)公开了一种水量水质检测方法,通过在河道的入流、出流点、排水分区测点和典型项目测点及其水量和水质监测值设置传感器来检测水量和水质。但城市中水的入口和出口是多样的,河道通过的地区也是不同的,这种方法测得的检测数据对于某个地区来说比较片面,不能很好的反映出水的变化。因此需要建立一套更加行之有效的检测体系,来应付复杂的河道环境。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水量水质检测精准性和及时性较差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水量/水质监测布点方法及预警响应系统,通过在待检测区域内布设水量水质传感器,采集各个设施的数据并进行分析报警,可形成对区域内水的网状检测,能得到更多更精准的数据,对水的调配有积极的作用,提高了精准性和及时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水量/水质监测布点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识别第一待检测区域内的河道,并在河道的上游和中游分别布设液位传感器、下游布设流量传感器来获取水量数据,在上、中、下游或汇流口处分别布设水质传感器获取水质数据;
识别第二待检测区域内的污水管网,在每条污水管网的上、中游分别布设液位传感器以获取水量数据,下游布设流量传感器和水质传感器以获取水量数据和水质数据;
识别第三待检测区域内的雨水管网,将第三待检测区域内划分成一般区域和重点区域;在一般区域中管径≥DN1000的雨水管网内布置流量+水质传感器以获取水量数据和水质数据、管径DN1000的雨水管网内布设液位传感器以获取水量数据;在重点区域中管径≥DN600的水管网内置流量+水质传感器以获取水量数据和水质数据、管径DN600的雨水管网内布设液位传感器以获取水量数据;
识别第四待检测区域内的初雨箱涵,在每条初雨箱涵的上中游分别设置液位传感器以获取水量数据,下游设置流量传感器和水质传感器以获取水量数据和水质数据。
优选的,还包括:
识别第五待检测区域内的补水系统,在每个补水点和补水泵站设置流量在线监测设备以获取补水量。
优选的,还包括:
识别第六待检测区域内的水库,在水库周围安装感知设备检测水库水文水质变化情况,感知设备包括:翻斗式雨量计、雷达液位计、摄像装置、水质传感器。
优选的,还包括:
识别第七待检测区域内的内涝点,在内涝点周围布设液位传感器和水质传感器以获取水量数据和水质数据。
优选的,所述第一待检测区域内的河道包括第一断面、第二断面和第三断面,通过在断面处设置水量和水质传感器,得到水质和水文的变化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华悦生态环境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华悦生态环境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2338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