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石墨烯多层复合隔热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22957.2 | 申请日: | 2020-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8831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2 |
发明(设计)人: | 常海欣;李刚辉;郭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联维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27/28 | 分类号: | B32B27/28;B32B27/36;B32B27/32;B32B27/34;B32B27/40;B32B9/04;B32B7/12;B32B33/00;B32B37/12;B32B37/00;B32B38/16;C09D133/04;C09D7/61;E04B1/76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智普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01 | 代理人: | 董明艳 |
地址: | 430070 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石墨 多层 复合 隔热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石墨烯多层复合隔热膜,其特征在于: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石墨烯层、柔性高分子膜层、硅溶胶层和玻璃纤维增强二氧化硅气凝胶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墨烯多层复合隔热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墨烯层的厚度为10~100μ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墨烯多层复合隔热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高分子膜层的厚度为80~120μm,所述硅溶胶层厚度为5~10μm,所述玻璃纤维增强二氧化硅气凝胶层的厚度为0.2~0.5c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墨烯多层复合隔热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高分子膜层采用的材料为聚酰亚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氯乙烯、聚酰胺、聚氨酯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材料的复合材料。
5.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墨烯多层复合隔热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按配比将石墨烯粉体、水溶性树脂、消泡剂、流平剂、成膜助剂混合均匀,得到石墨烯浆料,备用;
(2)将步骤(1)得到的石墨烯浆料涂覆至柔性高分子膜表面,然后干燥,形成石墨烯层;
(3)以硅溶胶粘结剂将步骤(2)得到的表面涂覆有石墨烯层的柔性高分子膜与玻璃纤维增强二氧化硅气凝胶粘接,干燥,得到所述的石墨烯多层复合隔热膜。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石墨烯多层复合隔热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石墨烯粉体的质量为水溶性树脂质量的0.5~13%,所述消泡剂的质量为水溶性树脂质量的0.3~1%,所述流平剂的质量为水溶性树脂质量的0.5~1.5%,所述成膜助剂的质量为水溶性树脂质量的0.5~1%。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石墨烯多层复合隔热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溶性树脂为水性丙烯酸树脂、水性环氧树脂、水性丙改环氧树脂、水性聚氨酯、水性氨基树脂、水溶性酚醛树脂中的一种或多种。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石墨烯多层复合隔热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成膜助剂为苯甲醇、乙二醇丁醚、十二碳醇酯、丙二醇苯醚中的任一种。
9.权利要求1~4所述的石墨烯多层复合隔热膜或权利要求5~8所述方法制备的石墨烯多层复合隔热膜在制备石墨烯电热膜中的应用。
10.一种石墨烯电热膜,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4所述的石墨烯多层复合隔热膜或权利要求5~8所述方法制备的石墨烯多层复合隔热膜和导电电极,所述导电电极设置在所述石墨烯多层复合隔热膜中石墨烯层的两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联维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武汉联维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22957.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