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抑制河道底泥黑臭的方法及其复合药剂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22917.8 | 申请日: | 2020-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9225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6 |
发明(设计)人: | 单永体;张博;胡林;尹静;于慧卿;林涛;张永宜;马盼盼;景俏丽;周博宇;梁恒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西安中交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1/00 | 分类号: | C02F11/00;C02F101/10 |
代理公司: | 西安新思维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61114 | 代理人: | 黄秦芳 |
地址: | 710075 陕西省***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抑制 河道 底泥黑臭 方法 及其 复合 药剂 | ||
1.抑制河道底泥黑臭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获取底泥样品,向底泥样品中加入盐酸溶液,在氮气吹脱下,使底泥中的硫化物以 H2S气体的形式逸出,再被NaOH溶液吸收,基于被吸收的H2S量,确定底泥中可挥发性硫化物的含量;
步骤2:根据底泥中可挥发性硫化物含量,确定复合药剂投量,并向受污染底泥中投加,使有害物质减量;
所述复合药剂为过氧化钙与聚合氯化铝的混合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抑制河道底泥黑臭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1中,盐酸溶液的浓度为6mol/L,NaOH溶液的浓度为0.5mol/L。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抑制河道底泥黑臭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1中,确定底泥中可挥发性硫化物含量的过程为:
第一步:往平底反应瓶中加入90毫升去离子水,之后的两级气体吸收瓶中装入 80mL0.5mol/L的NaOH溶液,之前的装置直通氮气10分钟,气体流速控制在130 cm3/min,然后稳定在 100 cm3/min,经两级洗气瓶输入平底反应瓶;
第二步:取湿底泥5-20g,在通氮气的情况下将底泥注入平底反应瓶, 将气体流速控制在100cm3/min,并保持10 min;
第三步:停止通气,向平底反应瓶中加入20mL 6mol/L的盐酸溶液,溶液提前通氮气30min,迅速封住侧口,防止气体逸出;
第四步:打开平底反应瓶配置的磁力搅拌器,反应40min,期间将氮气气体流速控制在100 cm3/min,反应结束后停止通气,向两级气体吸收瓶中分别加入10mL 0.2%的对氨基二甲基苯胺溶液和2 mL 0.25mol/L的硫酸铁铵溶液,冲洗平底反应瓶并转移至100 mL的容量瓶中,定容至刻度;稳定30min后,在670 nm处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比色测定吸光度,计算底泥中可挥发性硫化物的含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抑制河道底泥黑臭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2中,根据步骤1确定的可挥发性硫化物含量,计算过氧化钙药剂投加量的公式为;
式中:
Co——投加CaO2理论所需含量以氧计量,mg/kg;
CAVS——底泥中可挥发性硫化物含量,mg/kg;
n2——O的摩尔质量,g/mol;
n3——O22-被还原为O2化合价变化, 1价;
n4——S2-被氧化为SO42-化合价变化, 8价;
n5——S的摩尔质量,g/mol。
5.抑制河道底泥黑臭的复合药剂,其特征在于:
所述复合药剂为过氧化钙与聚合氯化铝的混合物,质量配比为(10-50):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抑制河道底泥黑臭的复合药剂,其特征在于:
复合药剂的投加顺序为先投加过氧化钙后投加聚合氯化铝。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西安中交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西安中交环境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22917.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携式安全监测数据采集和诊断系统
- 下一篇:实验动物用雾化给药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