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仿真通信网与仿真电网的数据交互方法及接口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22037.0 | 申请日: | 2020-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1775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0 |
发明(设计)人: | 赵丽莉;倪明;崔晓丹;张金锋;童和钦;许剑冰;李威;薛峰;赖业宁;朱小军;周敬森;朱晟毅;范昊飞;李满礼;李晓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6 | 分类号: | H04L29/06;H04L12/24;H04L29/08;G06F30/20;G06F30/18;G06F113/04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王丽霞 |
地址: | 21110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仿真 通信网 电网 数据 交互 方法 接口 | ||
1.一种仿真通信网与仿真电网的数据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数据交互方法至少基于仿真通信网、仿真电网和数据交换接口,所述方法在数据交换接口执行,所述方法包括:
监听仿真电网发送的电力信息;
对监听到的电力信息进行解析,获得电力信息的起始节点与目的节点信息;
将解析后的电力信息打包成仿真通信网数据包事件,并将数据包事件按事件时间顺序储存到仿真通信网的事件队列中;所述事件时间为仿真电网发送电力信息时的运行时间;
接受仿真通信网发出的通信报文,将通信报文转换为电力信息,并将所述电力信息发送到仿真电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监听仿真电网发送的电力信息,包括;
通过UDP Socket端口,接收电网仿真软件发送的电力信息,并将接收到的所述电力信息存储于接收缓存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所述监听仿真电网发送的电力信息之前,
接收仿真电网发送的初始化消息;
返回仿真电网一个应答消息,建立仿真电网和数据交换接口之间的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接受仿真通信网发出的报文,将通信报文转换为电力信息,并将所述电力信息发送回仿真电网,包括:
接受仿真通信网发出的通信报文,通过发送缓存区将通信报文转换为电力信息,并通过UDP Socket发送到电力信息仿真电网。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受仿真通信网发出的通信报文,通过发送缓存区将通信报文转换为电力信息,包括:通过发送缓存区接受仿真通信网发出的通信报文,并将发送缓存区中的仿真通信网通信报文转换为电力仿真网报文,再转换后的电力仿真网报文发送给电网仿真软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力信息包括电力运行状态信息数据报文和电力控制应用信息数据报文。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力运行状态信息数据报文包含:地址信息、报文类型、源地址、目的地址、母线号、报文长度、电压幅值、电压相角和时间戳。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力控制应用信息数据报文包含:报文类型、地址信息、源地址、目的地址、母线号、报文长度、控制信息和时间戳。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监听到的电力信息进行解析,获得电力信息的起始节点与目的节点信息之后,还包括:
判断所述目的节点是否存在于仿真电网的仿真场景中;
若结果为存在,则将解析后的电力信息打包成仿真通信网数据包事件,并将数据包事件按事件时间顺序储存到仿真通信网的事件队列中;
若结果为不存在,则生成用于报告错误信息的数据报文并将该数据报文发送到发送缓冲区。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监听仿真电网发送的电力信息之前,从数据交换接口向仿真通信网发起注册,建立数据交换接口和仿真通信网的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未经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22037.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