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拾音设备、拾音系统和声音信号采集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721995.6 | 申请日: | 2020-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4140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2 |
发明(设计)人: | 杜艳斌;余睿;陈仁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支付宝(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R1/40 | 分类号: | H04R1/40;H04R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一法律师事务所 11654 | 代理人: | 刘荣娟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设备 音系 声音 信号 采集 方法 | ||
本说明书提供的拾音设备、拾音系统和声音信号采集的方法中的拾音设备为外接式扩展拾音设备,通过设置麦克风阵列,利用麦克风阵列技术实现定向拾音,从而扩大拾音角度范围,降低用户使用难度,进而提升用户使用体验。本说明书提供的拾音设备还设置有多个增益控制装置,分别与麦克风阵列中的多个麦克风对应,通过控制增益控制装置来控制对应的麦克风采集的声音信号强度,从而方便用户单独调整对应的麦克风,而不需要通过主控设备控制麦克风,使用更方便快捷,提升用户体验。本说明书提供的拾音设备还设置有多个指示装置,分别与麦克风阵列中的多个麦克风对应,用户可以通过指示装置直观地观察对应的麦克风采集的声音信号的状态和强度。
技术领域
本说明书涉及语音采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拾音设备、拾音系统和声音信号采集的方法。
背景技术
远程会议是当今企事业单位一项必不可少的事务,通话的语音质量是需要关注的核心,质量好坏直接影响会议的效果。真实会议场景中很多因素会影响通话的语音质量。首先,会议室的大小、形状、桌椅摆放等差异很大,会议设备的摆放位置无法兼顾每个参会人,一般距离较远参会人的语音质量较低。一般来说,会议设备的质量、体积较大,且与网线和电源线连接,不方便移动位置,所以通常会将会议设备放置在方便会控操作的位置,而这个位置并不是设备的最优拾音位置,从而进一步降低了拾音的语音质量。其次,会议室装修普遍比较简单,常采用吸声性能较差的硬质材料,声音容易产生混响,特别是距离会议终端较远的参会人,声音往往音量微弱且模糊不清,严重影响语音质量。再次,除了主讲人语音,会议室中存在其它的声音干扰,包括空调声、窗户外的马路噪声、桌椅的撞击声、其他参会人的语音等,这些声音相对主机人来说都是干扰,也会影响通话的语音质量。提升语音质量最直接的方法是减小会议设备和参会人的距离。外接扩展拾音设备一般通过数据线与主控会议设备相连,具有质量轻、体积小、移动位置方便等特点。定向拾音技术只拾取特定方向的声音,有效降低其它方向的干扰,进一步提升语音质量。现有技术中的外接扩展拾音设备一般仅安装一颗单指向麦克风。为保证语音在麦克风拾音波束内,主讲人需要在麦克风正前方正对麦克风位置讲话,麦克风才能有效拾音;如果主讲人方向有所偏离,如起身,后靠,侧移,都可能使语音质量降低,甚至会导致麦克风无法有效拾音,从而引起语音转录系统出现转录丢字情况,影响用户体验,给用户带来了使用不便和困难。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拾音范围更广的外接扩展式的拾音设备、拾音系统和声音信号采集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说明书提供一种拾音范围更广的外接扩展式的拾音设备、拾音系统和声音信号采集的方法。
第一方面,本说明书提供一种拾音设备,所述拾音设备为控制主机的外接式扩展设备,运行时与远端的所述控制主机通信连接,包括壳体和麦克风阵列,所述麦克风阵列安装在所述壳体上,包括多个麦克风,呈预设阵列形状分布,运行时采集多个方向的声音信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拾音设备还包括增益控制器,安装在所述壳体上,与所述多个麦克风电连接,运行时与所述控制主机通信连接,控制所述麦克风阵列采集的声音信号的增益,从而控制所述麦克风阵列采集的声音信号的输出强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增益控制器包括多个增益控制装置,与所述多个麦克风对应,每个增益控制装置分别控制对应的麦克风采集的声音信号的增益。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增益控制器运行时控制所述多个麦克风各自采集的声音信号的增益按预设的方式联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预设的方式联动包括:当所述多个麦克风中的部分麦克风采集的声音信号的增益变大时,其余麦克风采集的声音信号的增益均匀减小或按照预设的比例减小。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多个麦克风采集的声音信号的综合增益保持预设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拾音设备还包括多个指示装置,安装在所述壳体上,与所述多个麦克风对应,运行时与所述控制主机通信连接,并显示对应的麦克风的状态和采集的声音信号的输出强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支付宝(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支付宝(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2199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