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元气体共渗强化系统及其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21708.1 | 申请日: | 2020-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5046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发明(设计)人: | 唐国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良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3C12/02 | 分类号: | C23C12/02 |
代理公司: | 扬州云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389 | 代理人: | 罗雄燕 |
地址: | 225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元 气体 强化 系统 及其 工艺 | ||
1.一种多元气体共渗强化系统,包括顺序连接的进料单元、换气单元、升温预渗单元、多元气体共渗强化单元、冷却保护单元以及出料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保护单元包括支架、传送装置和喷淋装置;
所述支架的上表面沿着其长度方向设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的底部设有过滤网;
所述传送装置包括若干传送辊,所述若干传送辊之间通过链条连接,且靠近支架上进料口一端的传送辊连接外部的驱动电机;
所述喷淋装置包括保护壳和若干高压喷淋头;所述保护壳设置在支架的上表面并罩盖在放置槽上;所述若干高压喷淋头设置在保护壳的内壁顶部,且通过管道与外部的水源相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元气体共渗强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的下部位于过滤网的正下方设有承接槽,所述承接槽的底部截面为倒置的梯形结构,所述梯形结构上设有出水口,所述出水口上设有阀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元气体共渗强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高压喷淋头均转动设置在保护壳的内壁顶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元气体共渗强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传送辊的两端均相中间位置凹陷,形成限位部。
5.一种多元气体共渗强化工艺,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1)将待处理的灯杆件进行喷砂处理后,交叠放置于料盘内,经传送辊输送至各单元;
(2)传送辊将灯杆件输送至前换气室内,灯杆件感应器发出激光,根据激光返回时间与空白返回时间的对比计算出灯杆件总外径和,利用单个灯杆件外径历史数据,计算出灯杆件数量,并将讯号传递至电磁铁处,达到设定值时,竖向伺服模组下移,底部磁铁与电磁铁吸合,促使限位板迅速下移阻断灯杆件的输送,停止灯杆件的投放,随后磁铁与电磁铁相斥,限位板上移,传送辊继续输送灯杆件;
(3)启动第一真空换气系统对前换气室进行空气抽提,避免空气参与处理;
(4)待加热炉内温度达到400~460℃时,促渗球A内富勒烯经高温氧化后产生CO2渗C气体,同时促进软氮化,传送辊将灯杆输送至加热炉内,微波辐射20min;
(5)共渗室内温度升至470~570℃时,通入氨气,保温微波辐射30min,再升温至570~590℃时,促渗球B内气态碳硫铬络合物逐步释放,使灯杆件表面形成混合渗层,组织厚度达到20~50um;
(6)传送辊将渗层后的灯杆件输送至冷却室壳体内,灯杆件在传送装置的作用下,进入进入到保护壳内,启动若干高压喷淋头,对灯杆件喷淋冷却处理;
(7)启动真空换气系统,对后换气室进行空气抽提,使后换气室呈真空状,传送辊将冷却后的灯杆件输送至后换气室,准备出料;
(8)传送辊将渗层冷却后灯杆件输送至出料车架,收集,存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良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江苏良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21708.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