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人工湿地缓释除藻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721021.8 | 申请日: | 2020-07-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4766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 发明(设计)人: | 刘文芳;王鹤立;陈贻海;刘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 主分类号: | C02F3/34 | 分类号: | C02F3/34;C02F101/1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凯特来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0 | 代理人: | 郑立明;李闯 |
| 地址: | 10008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人工 湿地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人工湿地缓释除藻剂及其制备方法,该人工湿地缓释除藻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各组分:复配菌剂60~80份,易生物降解的壳聚糖10~20份,聚乙烯醇5~10份、海藻酸钠5~10份;所述复配菌剂的各组分的重量份为:菌体70~90份,β‑环糊精5~20份,生物促生剂5~10份。本发明不仅能持续预防和有效处理人工湿地藻类爆发,抑制藻类持续时间长,而且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廉、环境友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境修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人工湿地缓释除藻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人工湿地以其环保、生态、美学和教育等方面的特点,不仅广泛应用于自然河道治理、城市内河治理中,而且在城市污水提标改造尾水生物净化中也备受青睐。
作为水处理重要手段的人工湿地,部分主要出水水质指标虽然可以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B标准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地表IV类标准,但是按照《地表水资源质量评价技术规程》(SL395-2007),仍然属于富营养化水体。春秋季节,富营养化水体容易爆发藻类。人工湿地藻类爆发后,不仅会带来湿地出水水质恶化的隐患,增加运营维护成本,而且会破坏人工湿地水体中原有的生态系统。同时,藻类覆盖在人工湿地的水面上,会形成一片片绿斑,十分影响观感。
为了抑制藻类爆发式的增长,人工湿地运营时需要采取一定措施,例如定期人工打捞湿地内藻类,投加杀藻剂等,但效果并不理想,藻类爆发的现象仍然存在。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人工湿地运营时藻类爆发处理困难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人工湿地缓释除藻剂及其制备方法,不仅能持续预防和有效处理人工湿地藻类爆发,抑制藻类持续时间长,而且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廉、环境友好,特别适用于人工湿地春秋季节预防与抑制藻类爆发。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人工湿地缓释除藻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各组分:复配菌剂60~80份,易生物降解的壳聚糖10~20份,聚乙烯醇5~10份,海藻酸钠5~10份;
优选地,所述复配菌剂的各组分的重量份为:菌体70~90份,β-环糊精5~20份,生物促生剂5~10份。
一种人工湿地缓释除藻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将枯草芽孢杆菌经过发酵培养后得到发酵液,然后将所述发酵液离心后收集菌体;将收集的菌体与β-环糊精和生物促生剂进行复配得到复配菌剂;将所述复配菌剂与易生物降解的壳聚糖、聚乙烯醇、海藻酸钠进行混合造粒,从而制得上述的人工湿地缓释除藻剂。
优选地,按照重量份计,将所述复配菌剂60~80份、易生物降解的壳聚糖10~20份、聚乙烯醇5~10份、海藻酸钠5~10份进行混合造粒,从而制得上述的人工湿地缓释除藻剂。
优选地,按照重量份计,将收集的菌体70~90份、β-环糊精5~20份、生物促生剂5~10份进行复配,从而得到复配菌剂。
由上述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所提供的人工湿地缓释除藻剂以枯草芽孢杆菌、β-环糊精、生物促生剂、易生物降解的壳聚糖、聚乙烯醇和海藻酸钠为核心原料,以易生物降解的壳聚糖、聚乙烯醇和海藻酸钠作为缓释剂,通过采用缓释技术制备,该人工湿地缓释除藻剂能够预防和持续抑制人工湿地藻类爆发,净化水质。与现有技术中的化学除藻剂相比,本发明所提供的人工湿地缓释除藻剂具有有效预防藻类爆发、抑制藻类持续时间长、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廉、环境友好等突出特点,特别适用于人工湿地春秋季节预防与抑制藻类爆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未经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2102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