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番茄多头矮化栽培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721020.3 | 申请日: | 2020-07-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5707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5 |
| 发明(设计)人: | 陈敬华;张晓青;郑子松;韩琪;廖开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海县白塔埠镇裕满园家庭农场 |
| 主分类号: | A01G22/05 | 分类号: | A01G22/05;A01G7/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31 | 代理人: | 邢文月 |
| 地址: | 222300 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白塔埠镇***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番茄 多头 矮化 栽培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番茄多头矮化栽培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番茄育苗定植后,待植株长到0.9~1.1米高、出来5~6个侧枝时,将主头去掉,留4个健壮的侧枝,去掉余下弱侧枝,生长期适度加大肥水供应,增加基肥;(2)每个侧枝留2~4穗果打头,每株结果10~12穗,控制植株高度在155~165厘米,增加植株开展度并降低栽培密度;(3)集中开花结果。本发明番茄多头矮化栽培方法可适宜不同大棚进行栽培,降低了栽培密度,节省了用工量和种子用量成本,并且密度的降低有利于后期大肥大水的管理,并提高产量;相比较正常的番茄栽培中的单杆或双杆整枝,本发明方法降低了吊蔓高度,有利于操作,也有利于一般大棚两侧栽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业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番茄多头矮化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传统番茄栽培技术为番茄栽培中的单杆或双杆整枝技术,这种技术存在的主要缺点在于:(1)用工量大;(2)不利于病虫害防控和肥水管理;(3)后期番茄吊蔓高度高增加了操作难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番茄的多头矮化栽培方法,旨在解决现有番茄栽培中的单杆或双杆整枝技术所存在的用工量大、操作难、不利于病虫害防控和肥水管理等问题。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番茄多头矮化栽培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番茄育苗定植后,待植株长到1米高左右,出来5~6个侧枝时,将主头去掉,留4个健壮的侧枝,去掉余下较弱的侧枝,比一般单杆或双杆整枝增加肥水管理,促进各侧枝生长,生长期适度加大肥水供应,增加基肥;
(2)每个侧枝留3穗果左右打头,每株结果10~12穗,控制植株高度在160厘米左右;较一般的单杆或双杆整枝,降低吊蔓高度,有利于操作,也有利于一般大棚两侧栽培;同时植株开展度增加(100*100厘米),降低栽培密度,1亩地可栽700株;
(3)集中开花结果,有利于秋季大棚延后栽培,充分利用前期积温。
相比于现有技术的缺点和不足,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番茄多头矮化栽培方法可适宜不同大棚进行栽培,降低了栽培密度,节省了用工量和种子用量成本,并且密度的降低有利于后期大肥大水的管理,并提高产量;相比较正常的番茄栽培中的单杆或双杆整枝,本发明方法降低了吊蔓高度,有利于操作,也有利于一般大棚两侧栽培。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一种番茄多头矮化栽培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番茄育苗定植后,待植株长到1米高左右,出来5~6个侧枝时,将主头去掉,留4个健壮的侧枝,去掉余下较弱的侧枝,比一般单杆或双杆整枝增加肥水管理,促进各侧枝生长,生长期适度加大肥水供应,增加基肥;
(2)每个侧枝留3穗果左右打头,每株结果10~12穗,控制植株高度在160厘米左右;较一般的单杆或双杆整枝,降低吊蔓高度,有利于操作,也有利于一般大棚两侧栽培;同时植株开展度增加(100*100厘米),降低栽培密度,1亩地可栽700株;
(3)集中开花结果,有利于秋季大棚延后栽培,充分利用前期积温。
本发明番茄多头矮化栽培方法可适宜不同大棚进行栽培,降低了栽培密度,节省了用工量和种子用量成本,并且密度的降低有利于后期大肥大水的管理,并提高产量;相比较正常的番茄栽培中的单杆或双杆整枝,本发明方法降低了吊蔓高度,有利于操作,也有利于一般大棚两侧栽培。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海县白塔埠镇裕满园家庭农场,未经东海县白塔埠镇裕满园家庭农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2102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