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调控机体饱腹感激素的物质及其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20978.0 | 申请日: | 2020-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3865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发明(设计)人: | 张瑞杰;邹建;许美娟;邹一凡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思迈尔健康科技有限公司;河南牧业经济学院;邹建 |
主分类号: | A23L33/00 | 分类号: | A23L33/00;A61K9/72;A61K31/22;A61K31/23;A61K31/045;A61K31/365;A61P5/00 |
代理公司: | 郑州知劲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93 | 代理人: | 黄龙 |
地址: | 450045 河南省郑***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调控 机体 感激 物质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调控机体饱腹感激素的物质及其应用。所述物质含有以下重量份的组成:椰子醛6‑25份、戊酸戊酯10‑39份、橙花醇13‑22份、己酸己酯2‑42份、棕榈酸乙酯8‑28份、硬脂酸乙酯1‑18份。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以提高机体饱腹感激素、降低机体饥饿感激素的物质,通过嗅闻的方式为机体所利用,不仅应用方便、应用场景和前景广阔,且由于物质本身为零能量,所以克服了传统减肥食品或代餐的吸收时有额外能量摄入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调控机体饱腹感激素的物质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伴随着营养过剩时代的到来,肥胖人群数量逐年增多,2016年Lancet统计显示我国超重人群数量达到3亿以上,肥胖人群8960万人,体重超重或肥胖人群将面对许多慢性疾病的困扰。在我国,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肥胖症、高脂血症、高血压等比例不断上升,发病率是发达国家如美国的4-6倍。因此,有效降低体重是现阶段需要攻克的一项科技难题。目前,市面上有许多减肥类产品或代餐类食品,但均需咀嚼、食入,或多或少给机体增加额外能量而使得减肥效果不佳。
与机体饱腹感有关的六种激素分别是胰岛素(InsuLin)、饥饿素(ghrelin)、葡萄糖依赖性促胰岛素多肽(glucose-dependent insulinotropic polype,GIP)、胰高血糖素样肽-1(glucagon like peptide 1,GLP-1)、胆囊收缩素(cholecystokinin,CCK)和YY肽(peptide YY,PYY))。
胰岛素是由胰脏内的胰岛β细胞受内源性或外源性物质如葡萄糖、乳糖、核糖、精氨酸、胰高血糖素等的刺激而分泌的一种蛋白质激素,是机体内唯一降低血糖的激素。当胰岛素大量分泌的时候,血糖迅速降低,机体会产生饥饿感,可从侧面反映机体饱腹感强弱。
作为一种独特的外周激素,饥饿素可促进食欲的产生并增加食物的摄入,血液中饥饿素的含量可从侧面反映饱腹感的强弱。
葡萄糖依赖性促胰岛素分泌多肽是十二指肠及空肠上段合成、分泌的一种胃肠道激素,是主要肠促胰岛素激素,具有调控胰岛素分泌、促进脂肪细胞成熟分化、促进营养物质的吸收等作用,诱导机体产生更强的饱腹感。
作为肠降血糖素激素,胰高血糖素样肽-1可以扩大胰岛素对葡萄糖摄入的反应,抑制肝脏中糖原的释放。在胃肠道中,胰高血糖素样肽-1抑制胃和胰腺的分泌以及胃的排空,有助于增强饱腹感。
胆囊收缩素诱导产生的饱腹感是通过激活胃和十二指肠中的迷走神经而调节的,胆囊收缩素同样能减缓胃排空从而使胃部保持膨胀,导致机体产生更强的饱腹感。
YY肽是通过激活下丘脑的稳态中心来抑制其神经肽Y的表达从而抑制食欲。YY肽能激活回肠刹车效应,延缓胃排空和营养物质的吸收,有利于增强机体的饱腹感。
如何对与机体饱腹感有关的激素进行调节,从而实现增强机体的饱腹感、降低食欲且又尽量避免额外能量的摄入,将在解决肥胖超重人群的问题上有很好地应用前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调控机体饱腹感激素的物质,可以调控机体和饱腹感相关的激素,从而降低机体食欲,同时又不像传统的减肥类产品或代餐类食品均需咀嚼、食入,从而给机体增加额外能量而使得减肥效果不佳。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调控机体饱腹感激素的物质,所述物质含有如下重量份的组份:椰子醛6-25份、戊酸戊酯10-39份、橙花醇13-22份、己酸己酯2-42份、棕榈酸乙酯8-28份、硬脂酸乙酯1-18份。
优选的,所述组分的重量份组成如下:椰子醛25份、戊酸戊酯15份、橙花醇20份、己酸己酯15份、棕榈酸乙酯10份、硬脂酸乙酯15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思迈尔健康科技有限公司;河南牧业经济学院;邹建,未经河南思迈尔健康科技有限公司;河南牧业经济学院;邹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2097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含铜磁铁矿石的湿式预选工艺
- 下一篇:一种双面光伏电池测试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