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重症医学科护理用引流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20752.0 | 申请日: | 2020-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3933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7 |
发明(设计)人: | 段萍萍;代元丽;高俊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段萍萍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化育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833 | 代理人: | 尹均利 |
地址: | 2667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重症 医学 护理 引流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重症医学科护理用引流装置,包括装置主体和负压泵,所述装置主体顶端右侧固定有第一收集瓶,且第一收集瓶顶端左侧固定有第四连接管,所述第一收集瓶和第二收集瓶顶端皆固定有第三固定板,且第三固定板顶端右侧设置有第二夹紧机构,所述第三固定板顶端左侧设置有第一夹紧机构,且第一夹紧机构和连动机构中间部位设置有连动机构,所述装置主体顶端前侧固定有负压泵。本发明避免了现有的装置只设有提醒装置,当收纳瓶内的液体收集满时,只会提醒医护人员进行更换,但是不设置有自动更换的结构,当收集瓶内的液体收满时,并不能进行自动更换收纳瓶,继续进行收集,需要医护人员手动更换,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伤害和不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辅助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重症医学科护理用引流装置。
背景技术
在经历过手术后,一般都需要对患者进行护理,护理一般采用引流管装置将患处积液的引流排出,一般都是通过负压引流,其原理是通过负压引流装置产生负压,通过负压的作用将组织裂隙、体腔以及内脏器官产生的液体引离原处并排出体外,比如公告号为CN111068126A的授权的中国发明专利的一种用于ICU重症医学科的护理用引流装置,通过设置引流装置主体,所述引流装置主体的顶部设置有托盘,所述引流装置主体的上部活动安装有抽屉,抽屉的下方设有储物槽,储物槽的槽口处转动铰接有门板,储物槽的下方设有安装腔,安装腔的底部内壁上固定安装有泵座,泵座上设有减震降噪机构,带来了减少引流泵在工作过程中由于震动过大所产生的震动噪音,减少了噪音所带来的危害,同时还具有提醒功能,可以提醒护理人员及时更换引流桶,以防止引流液装的太满而溢出,减少了护理人员的负担的好处,公告号为CN110251748A的授权的中国发明专利的一种重症医学科护理用引流装置,通过设置储物筒,顶端口处设置有筒盖,且储物筒的顶端沿筒盖的一侧安装有抽液泵,抽液泵的出液端连接有引流管,储物筒的底端连接有与其内腔相通的出液管;电动机,安装于筒盖顶端面的中心处,电动机的底端连接有延伸至储物筒内的转轴,转轴的底端安装有辅助盘,辅助盘的边缘处设置有辅助槽,辅助槽的侧壁上周向开设有通孔;储液箱,通过进液管与储物筒的内腔相通,且进液管沿筒盖的顶端延伸至储物筒的内腔中,带来了装置能够及时对引流管和储物筒进行清洁,且清洁效果较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本引流装置的卫生情况的好处,可知现在的一种重症医学科护理用引流装置基本满足人们需求,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现有的装置一般只设有提醒装置,当收纳瓶内的液体收集满时,只会提醒医护人员进行更换,但是一般不设置有自动更换的结构,当收集瓶内的液体收满时,并不能进行自动更换收纳瓶,继续进行收集,需要医护人员手动更换,如果医护人员较为繁忙时,可能不能及时更换收纳瓶,从而影响患者的护理,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伤害和不便,同时也会加大医护的工作量,需要医护人员及时的进行更换,因此亟需一种重症医学科护理用引流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重症医学科护理用引流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传统的装置一般不设置有自动更换的结构,当收集瓶内的液体收满时,并不能进行自动更换收纳瓶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段萍萍,未经段萍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2075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