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轻质高硬土木工程材料及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20598.7 | 申请日: | 2020-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9530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7 |
发明(设计)人: | 施哲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04B28/00 | 分类号: | C04B28/00;C04B14/02;C04B24/28 |
代理公司: | 安徽潍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66 | 代理人: | 李英姿 |
地址: | 湖北省武汉***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轻质高硬 土木工程 材料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轻质高硬土木工程材料及制备方法,属于建筑材料技术领域,其包括水、椰糠、砂子、水泥、碎石、粉煤灰、石墨烯粉、氯化镁、聚氨酯改性环氧树脂、抗紫外老化剂,所述砂与石起到骨架的作用;而水泥与水形成水泥浆,包裹其骨架并填充其缝隙、并赋予其他搅拌物进行中和后,则形成坚实的整体,其强度高、质量好、重量轻,本发明制备的土木工程材料中添加的石墨烯粉、聚氨酯改性环氧树脂和抗紫外老化剂,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抗温变与抗老化的性能,同时整体材料成本低廉,具有良好的实用价值,满足实际土木工程的需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材料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轻质高硬土木工程材料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土木工程是建造各类土地工程设施的科学技术的统称。它既指所应用的材料、设备和所进行的勘测、设计、施工、保养、维修等技术活动,也指工程建设的对象。即建造在地上或地下、陆上,直接或间接为人类生活、生产、军事、科研服务的各种工程设施,例如房屋、道路、铁路、管道、隧道、桥梁、运河、堤坝、港口、电站、飞机场、海洋平台、给水排水以及防护工程等。土木工程是指除房屋建筑以外,为新建、改建或扩建各类工程的建筑物、构筑物和相关配套设施等所进行的勘察、规划、设计、施工、安装和维护等各项技术工作及其完成的工程实体。
土木工程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为节省资源利用,多以工业生产脚料作为水泥成分混合物,其后期使用问题较多,寿命及质量较差,为此而提出一种轻质高硬土木工程材料及制备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轻质高硬土木工程材料及制备方法,已满足实际土木工程的需要。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包括水、椰糠、砂子、水泥、碎石、粉煤灰、石墨烯粉、氯化镁、聚氨酯改性环氧树脂、抗紫外老化剂。
优选的,所述按重量比组份为:水3-7份,椰糠10-20份,砂子15-20份,水泥25-30份,碎石5-10份,粉煤灰15-20份,石墨烯粉4-8份、氯化镁2-4份、聚氨酯改性环氧树脂20-30份、抗紫外老化剂0.5-1份。
优选的,所述砂子与碎石在使用前需经过清洗、过筛处理,处理其表面杂质与杂物,所述砂子过筛大小为150-200目,所述碎石过筛大小为300-350目。
优选的,所述聚氨酯改性环氧树脂的制备方法为:将5-6份的聚乙二醇加入到温度为100-120℃的反应釜中,抽真空脱水2-4h后再加入0.1-0.2份三乙醇胺及20-30份环氧树脂,控制温度为110-150℃,反应1-2h后,将温度降至70-90℃,并加入6-8份异氰酸酯反应2-3h制得聚氨酯改性环氧树脂。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轻质高硬土木工程材料及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椰糠进行过滤,筛除椰糠纤维、粉尘及杂质后备用。
(2)将砂子过筛150-200目;将碎石过筛300-350目后备用。
(3)将水、椰糠、砂子、水泥、碎石、粉煤灰、石墨烯粉、氯化镁、聚氨酯改性环氧树脂充分搅拌混合后制得第一搅拌混合物。
(4)将抗紫外老化剂加入到步骤(3)得到的第一搅拌混合物中,充分搅拌45-60min,得到第二搅拌混合物。
(5)将第二搅拌混合物压模成型,直至凝固后得到轻质土木工程材料。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制备的土木工程材料中添加的石墨烯粉、聚氨酯改性环氧树脂和抗紫外老化剂,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抗温变与抗老化的性能,同时整体材料成本低廉,具有良好的实用价值,满足实际土木工程的需要。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科技大学,未经武汉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2059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