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集旋风分离与蜂窝过滤沉淀于一体的水处理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719347.7 | 申请日: | 2020-07-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8956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2 |
| 发明(设计)人: | 方永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方永辉 |
| 主分类号: | C02F1/52 | 分类号: | C02F1/52;C02F9/04 |
| 代理公司: | 苏州市拉沃智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455 | 代理人: | 付长萍 |
| 地址: | 新加坡义顺街***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旋风 分离 蜂窝 过滤 沉淀 一体 水处理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集旋风分离与蜂窝过滤沉淀于一体的水处理装置,包括筒体、进水管和排水管,筒体包括上下连通的上筒体和下筒体,上筒体为圆柱体状,其内部分为同心圆嵌套排列的外腔和内腔,内腔通过多个的焊接连接件固定连接于外腔;内腔内部加装有蜂窝过滤芯,下筒体为圆锥体状的沉淀腔;进水管上端连接于筒体的左上段,且与混合搅拌腔切向连通,进水管下端通过水泵与外部污水源连通;进水管内置静态混合器,药液存储箱为两个,分别通过管道与进水管连通,两个药液存储箱与进水管的连接端口分别位于静态混合器的两侧;排水管上端垂直连接于筒体的右上段,连通沉淀过滤腔。本发明结构简单,集旋风分离与蜂窝过滤沉淀于一体,沉淀过滤效果较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集旋风分离与蜂窝过滤沉淀于一体的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水处理的方式包括物理处理和化学处理。人类进行水处理的方式已经有相当多年历史,物理方法包括利用各种孔径大小不同的滤材,利用吸附或阻隔方式,将水中的杂质排除在外,吸附方式中较重要者为以活性炭进行吸附,阻隔方法则是将水通过滤材,让体积较大的杂质无法通过,进而获得较为干净的水。另外,物理方法也包括沉淀法,就是让比重较小的杂质浮于水面捞出,或是比重较大的杂质沉淀于下,进而取得。化学方法则是利用各种化学药品将水中杂质转化为对人体伤害较小的物质,或是将杂质集中,历史最久的化学处理方法应该可以算是用明矾加入水中,水中杂质集合后,体积变大,便可用过滤法,将杂质去除。
传统的沉淀装置依赖重力沉降,沉降速度慢,另外通过加注药液是,使得污水与药液反应,加速沉淀生成,通过搅拌装置,进行搅拌,混合速度慢,混合不均匀,沉降效率低。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本发明提供一种集旋风分离与蜂窝过滤沉淀于一体的水处理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集旋风分离与蜂窝过滤沉淀于一体的水处理装置,包括筒体、进水管和排水管,所述筒体包括上下连通的上筒体和下筒体,上筒体为圆柱体状,其内部分为同心圆嵌套排列的外腔和内腔,内腔通过多个的焊接连接件固定连接于外腔;外腔为混合搅拌腔,内腔为沉淀过滤腔,沉淀过滤腔内部加装有FPR材质的蜂窝过滤芯,下筒体为圆锥体状的沉淀腔,沉淀腔底部连接有污泥排放管;
所述进水管上端连接于筒体的左上段,且与混合搅拌腔切向连通,进水管下端通过水泵与外部污水源连通;进水管内置静态混合器;药液存储箱为两个,并分别通过管道与进水管连通,两个药液存储箱与进水管的连接端口分别位于静态混合器的两侧;
当污水从切向连通的进水管进入混合搅拌腔内,药液通过进水管加注与污水混合,在混合搅拌腔内形成涡流,实现污水与药液快速均匀的混合反应,杂质快速凝结;涡流下旋进入沉淀腔后速度逐渐降低,在重力作用下杂质发生沉淀;初步处理后的水会通过沉淀过滤腔再次进一步过滤;
排水管上端垂直连接于筒体的右上段,连通沉淀过滤腔。
进一步的,所述排水管下端与排水贮存箱连通。
进一步的,还包括底座,筒体外侧均匀设有四个支撑臂,四个支撑臂分别与底座的支撑柱对应安装。
进一步的,所述筒体外侧设有控制箱和检验台,检验台位于控制箱上方,检验台一侧设有落于地面的扶梯和安全护笼。
进一步的,所述污泥排放管采用聚录乙烯管,该聚录乙烯管设有由控制箱控制的阀门,根据设定程序自动控制排泥时间。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箱包括两个水位浮动开关,分别控制两个药液存储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方永辉,未经方永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1934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