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雨污管网零直排溯源追踪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17416.0 | 申请日: | 2020-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8247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3 |
发明(设计)人: | 杨林;吴小明;邱祥霞;陆亮亮;于晨光;桑金玉;吕晓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财经大学;南京博清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Q50/26 | 分类号: | G06Q50/26;G06F16/29;G06F16/2458;G06F16/248 |
代理公司: | 南京业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321 | 代理人: | 董存壁 |
地址: | 210046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管网 零直排 溯源 追踪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雨污管网零直排溯源追踪方法,通过通过GIS数据模块获取城市排水管道的地理数据,同时将地理数据传输于地理信息系统,通过零直排监控模块来采集城市区域范围内雨污管网及重要排口的排水数据以及排水管道的基础信息,通过电子监测模块的数据融合单元对地理信息系统、监测数据库和管道数据库的信息进行信息融合,并通过显示模块进行信息展示,通过溯源追踪模块收集GIS数据模块、零直排监控模块、电子监测模块的数据信息,通过溯源数据分析单元进行溯源追踪。通过在河道沿岸重要排口排水的实时监测,可以做到污水入河及时发现,排污量有据可依;通过成果展示,实时将雨污管网电子化,对不同时间段的数据作到有据可依,可据可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文监测技术和数据分析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雨污管网零直排溯源追踪方法。
背景技术
由于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人口急剧膨胀,城市水环境、生态环境日趋恶化,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迫在眉睫。如何有效地解决和防止水污染已成为城市建设工作者面临的一个重要难题。
城市排水对收纳水体的水量和水质均有较大影响。城市排水管道系统是现代化城市不可缺少的重要城市市政基础设施,也是城市水污染防治和城市排涝、防洪的骨干工程。它的任务是及时收集和输送城市中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中产生的大量废水以及城市雨水、冰雪融水等,避免污水直接排入江河污染水体以及地面积水对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危害。
我国的雨污管网监测系统建设中仍存在自动监测设备尚未全面纳入计量认证体系、监测仪器种类和型号较少、价格高、自动监测结果易受外源性干扰和对输出数据的分析服务进一步完善等问题。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发明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雨污管网零直排溯源追踪方法。
技术方案:本发明基于雨污管网零直排溯源追踪系统实现,基于雨污管网零直排溯源追踪系统实现,所述雨污管网零直排溯源追踪系统包括GIS数据模块、零直排监控模块、电子监测模块、溯源追踪模块、显示模块和通讯模块,所述GIS数据模块包括地图服务单元、GIS数据更新管理单元以及GIS数据统计分析单元,所述GIS数据统计分析单元分别与地图服务单元、GIS数据更新管理单元连接,所述零直排监控模块包括安装在区域范围内雨污管网及重要排口的探测器、排水数据分析单元,所述电子监测模块包括数据融合单元、地理信息系统、监测数据库和管道数据库,所述溯源追踪模块包括溯源数据分析单元和数据管理服务端,所述显示模块分别与GIS数据模块、零直排监控模块、电子监测模块、溯源追踪模块连接,所述通讯模块与零直排监控模块连接,所述数据管理服务端采用基于SOA架构提供数据管理,所述数据管理服务端的数据服务基于Webservice服务,所述数据管理服务端的外部端口包括数据库接口、数据库结构、FTP接口,所述数据管理服务端分别与GIS数据统计分析单元、排水数据分析单元以及数据融合单元连接,所述溯源数据分析单元与数据管理服务端连接,所述数据融合单元与地理信息系统、监测数据库和管道数据库连接,所述监测数据库与探测器连接;
所述监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通过GIS数据模块获取城市排水管道的地理数据,同时将地理数据传输于地理信息系统;
S2、通过零直排监控模块来采集城市区域范围内雨污管网及重要排口的排水数据以及排水管道的基础信息,将排水数据和排水管道的基础信息通过排水数据分析单元进行状态分析,将排水管道的基础信息发送至管道数据库,将排水数据发送至监测数据库,排水数据分析单元分析后的信息通过通讯模块进行推送;
S3、通过电子监测模块的数据融合单元对地理信息系统、监测数据库和管道数据库的信息进行信息融合,并通过显示模块进行信息展示;
S4、通过溯源追踪模块收集GIS数据模块、零直排监控模块、电子监测模块的数据信息,通过溯源数据分析单元进行溯源追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财经大学;南京博清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财经大学;南京博清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1741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海洋围油栏分布定位展示系统
- 下一篇:一种防水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