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海上通信救生设备的应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17161.8 | 申请日: | 2020-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0665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3 |
发明(设计)人: | 蒋旭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蒋旭东 |
主分类号: | B63C9/00 | 分类号: | B63C9/00;H02J7/35;B63C9/20 |
代理公司: | 宁波甬恒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70 | 代理人: | 胡江 |
地址: | 3157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海上 通信 救生设备 应用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海上通信救生设备的应用方法,其包括步骤:S100将球状的海上通信救生设备置于海面上,由于下半球机体的重量大于上半球,所述机体的下端面始终接触海水;S200溶解感应装置的水溶膜,海水进入感应装置,所述感应装置内的正负电极接触海水,连通电路;S300通过电池驱动电机运行,连接于所述电机的驱动装置运行,展开太阳能片;S400所述电池电连通定位装置,所述定位装置发送定位信息和求救信号。操作方便,只需抛入水中,遇水启动,快速进行海上定位和传送影像。从而得以持续的发出求救和定位信息,便于救援人员第一时间了解援救援现场的状况并制定完善的救援方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船舶辅助设备领域,尤其是一种海上通信救生设备的应用方法。
背景技术
船舶救生设备是为救助落水人员或当船舶遇险时撤离乘员而在船上设置的专用设备及其附件的总称。它包括救助艇、救生艇、救生筏、救生浮具、个人救生设备、救生抛绳器、通讯、烟火信号及艇筏的登乘、降落装置。根据1974年《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1983年修正案,对从事非短程国际航行的客船、鱼类加工船等应配备:在每舷的总容量应为不少于船上人员总数的50%的救生艇,主管机关可准许以相等总容量的救生筏来代替救生艇,但每舷应配备足够容纳不少于船上人员总数37.5%的救生艇;500总吨及以上的客船应在每舷至少配备1艘救助艇。
对货船:除以上要求外,每船应至少配备1艘救助艇。若救生艇符合救助艇要求,允许将此艇作为救助艇。对长度85米以下的货船,每舷配备的救生筏,其总容量为船上人员总数的100%。如果这类救生筏不能迅速地转移到任何一舷降落下水,则应配备附加救生筏,使每舷可用的总容量能容纳船上人员总数的150%。
救生衣的配备数量:船上人员每人配备一件,驾驶室和机舱各值班人员每人增设一件。客船上还应附加配备船上总人数5%的救生衣。
救生圈的配备:是按船舶种类及船体长度配置——不能说按船舶结构配备。
救生浮具的配备:主要在I类航区航行的客船上配置,按船员和旅客总数的3%配置。
根据1974年国际公约83年修正案的新规定,在远洋船舶所配备的救生筏(即甲型筏),其红降落伞火箭应增加为4支,并另增配橙黄烟雾2支。
所有海船均应备有供救生艇、筏用的手提无线电台,平时保存于驾驶室或电台内,在弃船救生时,按部署表规定由专人携带进艇、筏内。
国际航行的客船,如船上总人数超过199人但不足1500人,至少要有一艘机动救生艇设置无线电台,该电台装于艇内的专门舱室内,备有专用电池电源,而且艇的发动机应有供电池再充电的发电机。
救生艇手提电台:是一种手摇供电的小型无线电台,装于玻璃纤维制的容器内,外壳涂以橙黄色,能自15m高处投入水中不致损坏且能浮于水面,总重量不超过23公斤。
船用抛绳设备每船应具有抛射火箭及抛射药筒各4支。
在现有的救生设备比较传统单一,单纯满足为遇难人员提供在水上浮力的救生需求,在海难发生时,无法找到定位信息而进行及时救援,而复杂地定位信号发射器需要专人进行操作,操作人员受限,如大部分的儿童无法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海上通信救生设备的应用方法,其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操作方便,只需抛入水中,遇水启动,快速进行海上定位和传送影像。得以持续的发出求救和定位信息,便于救援人员第一时间了解援救援现场的状况并制定完善的救援方案。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海上通信救生设备的应用方法,其包括步骤:
S100将球状的海上通信救生设备置于海面上,由于下半球机体的重量大于上半球,所述机体的下端面始终接触海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蒋旭东,未经蒋旭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1716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定子及压缩机
- 下一篇:箱式模块化工厂预制房屋的装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