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圈养型黑猪的养殖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17103.5 | 申请日: | 2020-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0232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3 |
发明(设计)人: | 余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省楚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67/02 | 分类号: | A01K67/02;A23K50/30;A23K10/30;A23K10/37;A23K20/28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赵芳蕾 |
地址: | 415600 湖南省常***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圈养 型黑猪 养殖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圈养型黑猪的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选种:采购活动能力强、无病害、猪龄在20天以内的猪仔,并且其父本和母本的要求均是黑猪,要求猪仔至少在15天内都是喝母奶成长;步骤二、选地:选择地势平坦、水源充足、植被丰富的山地作为养殖场地,并在场地建设高为1.6‑2.8米、面积为7‑9平方的围墙,作为猪舍,同时建造带有草坪的散养地作为猪活动的地方;本发明涉及黑猪技术领域。该圈养型黑猪的养殖方法,本发明通过优质选种可以提高猪仔的基因,同时配合给黑猪喂优质的营养液,以及对黑猪进行合理的训练方法,使养殖出来的黑猪肉质比较好,体格比较大,且通过这种养殖方法,可以缩短养殖时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黑猪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圈养型黑猪的养殖方法。
背景技术
黑猪在中国已有近五千年驯养史,济南南部山区舜耕一带的九重天豢龙岩遗址和今济阳徒河流域都是上古畜牧业养殖的重要传承地。但因生长期慢,体重偏低,一年生黑猪仅150斤,所以在上世纪末西方白猪大举进入中国后,几近灭绝。徒河黑猪是当代罕有的保护性种群。
由于黑猪的生长周期比较缓慢,因此黑猪的产量比较低,因此需要对黑猪进行养殖,但是通过现有的养殖方法,生产的黑猪肉质比较差,且生产速度仍比较缓慢,存活率低,且大部分黑猪的体制比较弱,导致体格较小,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圈养型黑猪的养殖方法。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圈养型黑猪的养殖方法,解决了生产的黑猪肉质比较差,且生产速度仍比较缓慢,存活率低,且大部分黑猪的体制比较弱,导致体格较小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圈养型黑猪的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选种:采购活动能力强、无病害、猪龄在20天以内的猪仔,并且其父本和母本的要求均是黑猪,要求猪仔至少在15天内都是喝母奶成长;
步骤二、选地:选择地势平坦、水源充足、植被丰富的山地作为养殖场地,并在场地建设高为1.6-2.8米、面积为7-9平方的围墙,作为猪舍,同时建造带有草坪的散养地作为猪活动的地方;
步骤三、营养液的配制:在猪仔断奶后2个月前给猪仔喂营养液,所述营养液的成分分为主食成分、中药成分和水,首先将主食成本进行搅碎,并与水混合搅拌形成混合液,最后再加入中药成分形成营养液;
步骤四、成年后的选食:在猪仔2个月后选择主食进行喂养,每天进行两次喂食即可,主食的成分为蔬菜8.5~9.5%、玉米52~54%、糠粉20.5~24%、草类10~15%;
步骤五、每天保持猪舍内通风,且每天保持有三小时的阳光照射,并且每隔20天对猪舍进行全面消毒处理。
步骤六、3个月后将每天定时的将猪赶入散养地,人工驱赶黑猪在散养地进行跑步,使黑猪每天得到适当的锻炼,并在散养地种植一些玉米、土豆和甘蔗,使黑猪能够自寻觅食,并且每天喂黑猪服侍一定的药液。
优选的,所述猪舍内部的环境必须做到冬暖夏凉,冬天温度不能低于零下1摄氏度,夏天温度不能高于35摄氏度,同时猪舍内包括有喂食槽,排粪槽和储粪池,所述猪舍的中部开设有人工通道。
优选的,所述主食成分包括有玉米、大豆、豆油、土豆和生姜,所述中药成分包括有黄芪,当归,小血藤,板蓝根、浆和麻黄。
优选的,所述蔬菜的成分为玉米、土豆、白屈菜和大豆,所述草类的成分包括有菊苣草、苜蓿和金沸草。
优选的,所述药物的成分为五倍子、芦荟、乌蔹莓、荔枝草、雷丸、金沸草、紫苏、赤石脂、葛根和附子。
(三)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省楚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湖南省楚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1710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