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钻井下管装置以及下管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13979.2 | 申请日: | 2020-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5233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发明(设计)人: | 魏志明;郝晓圆;乔晖文;穆曼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煤水文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7/20 | 分类号: | E21B7/20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陈熙 |
地址: | 300121 天津市红桥区芥***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钻井 装置 以及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钻井工程辅助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钻井下管装置以及下管方法,包括竖直设置的钻杆和竖直设置的管体,所述管体的顶端设有两个以上沿所述管体的轴向方向延伸的轴向插槽,每个所述轴向插槽的底部均设有沿所述管体的周向延伸的周向插槽,所述周向插槽与所述轴向插槽连通形成L型槽结构,所述钻杆的一端上固定设有所述轴向插槽的数量相同的插件,所述插件一一对应插设入所述轴向插槽后顺时针转动或逆时针转动后插入所述周向插槽内。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避免钻杆与管体通过螺纹连接时,由于管体和井壁的摩擦阻力较小时,反转钻杆,套管跟着钻杆一起旋转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钻井工程辅助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钻井下管装置以及下管方法。
背景技术
在钻孔施工中下套管作为钻井工程中一项常规作业,是指把大直径套管按照设计下放到裸眼井的预定深度的作业,是防止孔壁坍塌和冲洗液漏失等孔内事故的可靠而有效的措施。
在下管过程中,常需要借助送管器辅助送管到指定位置,一般送管器是通过反扣螺纹相连接,将套管下到指定深度时,反转钻杆,完成脱开作业。但当下入套管根数较少,套管整体悬重较轻时,由于套管和井壁的摩擦阻力较小,反转钻杆时,套管跟着钻杆一起旋转,不易完成丢手脱开作业。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钻井下管装置以及下管方法,解决了套管和井壁的摩擦阻力较小时,反转钻杆,套管跟着钻杆一起旋转的问题。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钻井下管装置,包括竖直设置的钻杆和竖直设置的管体,所述管体的顶端设有两个以上沿所述管体的轴向方向延伸的轴向插槽,每个所述轴向插槽的底部均设有沿所述管体的周向延伸的周向插槽,所述周向插槽与所述轴向插槽连通形成L型槽结构,所述周向插槽均一一对应设在所述轴向插槽的顺时针方向或均一一对应设在所述轴向插槽的逆时针方向,所述钻杆的一端上固定设有所述轴向插槽的数量相同的插件,所述插件一一对应插设入所述轴向插槽后顺时针转动或逆时针转动后插入所述周向插槽内。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将钻杆的底端插入管体内,使得插件沿轴向插槽的长度方向插入其底部,然后通过转动钻杆,使得插件转动至周向插槽内,然后通过钻杆带动管体插入到井内设定位置,然后通过反转钻杆,使得插件从周向插槽进入到轴向插槽,通过上提钻杆即可完成钻杆的脱离;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避免钻杆与管体通过螺纹连接时,由于管体和井壁的摩擦阻力较小时,反转钻杆,套管跟着钻杆一起旋转的问题。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周向插槽的顶部设有向上延伸的限位槽,所述限位槽与所述轴向插槽间隔设置。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限位槽的设置能使得当插件进入到周向插槽内后,在上提管体的过程中避免插件从周向插槽内脱离。
进一步,所述插件为竖直设置的插板,所述插板的一竖直侧面与所述钻杆的底端外壁固定连接。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插件采用插板的结构,结构简单,制造方便。
进一步,所述插板顶部由远离所述钻杆的一端至连接所述钻杆的一端逐渐向上延伸,所述插板顶部远离所述钻杆的一端上设有缺口,使得所述插板插入所述轴向插槽和所述周向插槽内的一端的顶部呈水平设置。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缺口的设置一方面能避免插板的顶部与周向插槽的上壁之间滑动,另一方面,缺口朝向钻杆一侧的挡壁能对插板进行限位,避免一个插板插入过深而导致另一个插板脱离轴向插槽和周向插槽。
进一步,所述轴向插槽和所述周向插槽设在所述管体的管壁上,且所述轴向插槽和所述周向插槽均贯穿所述管体管壁的内外壁面。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直接在管壁上设置轴向插槽和周向插槽,结构简单,制造方便,且制造成本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煤水文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煤水文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1397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