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铝合金生产用氧化层去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0713796.0 | 申请日: | 2020-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0538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1 |
发明(设计)人: | 郭小农;成张佳宁;殷铁男;陶远源;潘玉;赵小莲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济大学 |
主分类号: | B24B27/033 | 分类号: | B24B27/033;B24B27/00;B24B7/17;B24B7/07;B24B41/06;B24B47/20;B24B55/06;B24B55/12;B08B3/08;B08B3/02;C02F9/02 |
代理公司: | 潍坊诺诚智汇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309 | 代理人: | 刘娅 |
地址: | 20009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铝合金 生产 氧化 去除 装置 | ||
1.一种铝合金生产用氧化层去除装置,包括氧化层去除装置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层去除装置主体包括装置外壳(1),所述装置外壳(1)的顶端表面连接有第一电机(2),且第一电机(2)的输出端连接有传动机构,所述装置外壳(1)的内壁连接有竖直相对设置的输送辊(6),所述装置外壳(1)的内壁连接有竖直相对设置的电动滑杆(5),且电动滑杆(5)的表面连接有抛光机构,所述装置外壳(1)的底端内部连接有污水净化机构,所述装置外壳(1)的顶端内壁连接有注液喷头(25),所述装置外壳(1)的底端内部开设有废液收集箱(7);
所述抛光机构包括第二电机(3)、第一连接块(8)、弧形插块(9)、第一连接座(10)、抛光棉(11)、兜水刮板(4)、主连接杆(18)、第二连接块(19)、弹簧片(20)、第一连接腔(21)、主连接架(22)和清洁刷(23);所述兜水刮板(4)的一侧表面连接有清洁刷(23),且兜水刮板(4)的表面贯穿有主连接杆(18),所述主连接杆(18)的一侧连接有第二连接块(19),且第二连接块(19)的一侧连接有弹簧片(20),所述第二连接块(19)的表面抵接有第一连接腔(21),所述第一连接腔(21)开设在主连接架(22)的内部,所述电动滑杆(5)的表面连接有第二电机(3),且第二电机(3)的一侧连接有第一连接块(8),所述第一连接块(8)的一侧表面插设有第一连接座(10),且第一连接座(10)的一侧表面连接有抛光棉(11),所述第一连接块(8)的内部贯穿有弧形插块(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铝合金生产用氧化层去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第一皮带轮(24)、第一齿轮(26)、第二齿轮(27)和第二皮带轮(28),所述第一电机(2)的一端连接有第一皮带轮(24),且第一皮带轮(24)的表面通过皮带连接有第二皮带轮(28),所述第二皮带轮(28)的一端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27),且第二齿轮(27)的表面啮合有第一齿轮(26),所述第一齿轮(26)的一端连接有输送辊(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铝合金生产用氧化层去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净化机构包括排水槽(12)、第一连接套(13)、吸附板(14)、内连接杆(15)、弧形滤网(16)和支撑杆(17),所述装置外壳(1)的内部开设有排水槽(12),且排水槽(12)的内壁连接有第一连接套(13),所述第一连接套(13)的内壁连接有支撑杆(17),且支撑杆(17)的一端连接有内连接杆(15),所述内连接杆(15)的外表面套接有吸附板(14),所述内连接杆(15)的一端表面连接有弧形滤网(1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铝合金生产用氧化层去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块(8)的内部开设有十字形缺槽,且缺槽的内部活动连接有第一连接座(1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铝合金生产用氧化层去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块(19)的形状结构为T形,且第二连接块(19)活动连接在第一连接腔(21)的内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铝合金生产用氧化层去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片(20)的一侧固定连接在第二连接块(19)的表面,所述弹簧片(20)的另一侧抵接在第一连接腔(21)的内壁。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铝合金生产用氧化层去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槽(12)的底端内壁开设有螺纹,且排水槽(12)的内壁螺纹连接有第一连接套(13)。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铝合金生产用氧化层去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17)设置有三组,且三组支撑杆(17)周向等角度固定连接在内连接杆(15)的外表面。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铝合金生产用氧化层去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插块(9)形状结构为半弧形,所述第一连接块(8)和第一连接座(10)的内部皆开设有通孔,所述弧形插块(9)插设在第一连接座(10)和第一连接块(8)的内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济大学,未经同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13796.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