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人体坐姿矫正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13417.8 | 申请日: | 2020-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8563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2 |
发明(设计)人: | 胡波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蓝水花智能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K13/00 | 分类号: | A47K13/00;A47K13/24;A47K13/10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科凯伟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627 | 代理人: | 贾培军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寮***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人体 坐姿 矫正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人体坐姿矫正方法,包括步骤一、实时检测人体与书写平面上预定位置之间的实际距离矩阵;步骤二、将实际距离矩阵转化为水平距离矩阵;步骤三、提取水平距离矩阵中实际人体曲线特征数据,并与标准人体曲线特征数据进行比对分析;步骤四、基于比对分析结果,执行相应控制操作;步骤五、同时人体头部与预定位置之间的实际距离和实际水平距离,并得到人体头部与预定位置之间的实际垂直距离;步骤六、将实际垂直距离与最小安全距离做比对分析;步骤七、根据比对分析结果,执行相应控制操作。本发明通过多层次数据转化及判断,大大提高了坐姿矫正提醒时的准确性,进而更好的矫正人体坐姿。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ToF传感器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人体坐姿矫正方法。
背景技术
坐姿不当,极易对人体的脊椎以及眼睛的健康产生重要的影响,甚至产生各种疾病,影响身体健康。尤其对于学生来讲,在坐着书写或者阅读时,如果坐姿不正确,极易导致脊柱弯曲,进而使得椎间盘松动,继而压迫神经根或椎动脉,长期不良的坐姿,还容易造成颈项肌的疲劳,引起各种颈椎病。同时,不良的坐姿还极易损坏视力,造成近视等问题。
目前,针对坐姿的矫正虽然有很多的方法,如申请号为CN201711012960.X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一种坐姿矫正的提醒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所述坐姿测量器检测到的用户坐姿信息;根据所述坐姿信息判断所述用户的坐姿是否为异常坐姿;在根据所述坐姿信息判定所述用户的坐姿为异常坐姿时,控制所述坐姿提醒装置按照与所述坐姿信息对应的亮度值输出,以提示用户的坐姿异常。该发明专利虽然能够对异常坐姿做出对应的提示,但是其对异常坐姿的判断较为宽泛,不够精确,因此极易产生判断不准确造成误判,进而导致不能准确提醒用户进行坐姿矫正的问题。
又如申请号为CN201710451455.9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儿童坐姿矫正及近视预防装置及其工作方法,该装置包括:处理器模块,第一、第二超声波传感器,其中第一超声波传感器向上倾斜设置,以检测使用者的头部与坐姿矫正及近视预防装置的距离;第二超声波传感器水平设置,以检测使用者的身体与坐姿矫正及近视预防装置的距离;若使用者的头部与坐姿矫正及近视预防装置的距离和/或胸部与坐姿矫正及近视预防装置的距离低于或高于相应预设范围时,处理器模块触发报警电路进行报警。虽然该发明公开的方法能够自动检测当前使用者头、身体的距离,在小于或大于预设范围时发出报警信号,提示儿童保持正确坐姿,但是依然存在测量不准确导致提醒不准确,进而影响坐姿校正效果的问题。
故,上述坐姿校矫正方法虽然都有矫正坐姿的作用,但是矫正效果均不理想,并且,极易产生不能精准矫正人体坐姿的问题。因此,实有必要设计一种人体坐姿矫正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人体坐姿矫正方法,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对人体在书写过程中进行进行坐姿矫正时不能精准矫正人体坐姿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人体坐姿矫正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实时检测人体与书写平面上预定位置之间的实际距离矩阵;
步骤二、将步骤一得到的实际距离矩阵转化为人体相对于预定参考面的水平距离矩阵;
步骤三、提取步骤二得到的水平距离矩阵中对应于人体表面的实际人体曲线特征数据,并将所述实际人体曲线特征数据与相对于所述预定参考面提前标定的标准人体曲线特征数据进行比对分析,其中,所述标准人体曲线特征数据包括人体在所述书写平面书写时的人体曲线特征数据;
步骤四、基于比对分析结果,执行如下控制操作:
(1)若所述实际人体曲线特征数据与所述标准人体曲线特征数据的相似度小于预设的相似度阈值,则转步骤一;
(2)若所述实际人体曲线特征数据与所述标准人体曲线特征数据的相似度大于等于预设的相似度阈值,则转步骤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蓝水花智能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广东蓝水花智能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1341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升降电梯梯门开闭控制方法
- 下一篇:电器智能控制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