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主动脉快速修复支架、支架套件及递送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712818.1 | 申请日: | 2020-07-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6711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5 | 
| 发明(设计)人: | 丁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启功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F2/90 | 分类号: | A61F2/90;A61F2/966;A61F2/97 | 
| 代理公司: | 北京派特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0 | 代理人: | 蒋雅洁;张颖玲 | 
| 地址: | 201615 上海市松江***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主动脉 快速 修复 支架 套件 递送 系统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主动脉快速修复支架、支架套件及递送系统。本发明的支架包括支架体和由所述支架体围成的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体具有编织的网状结构,所述网状结构的网孔是可扩张形变的,且未扩张时所述网孔的最宽处至少为1mm。本发明的支架通过应用编织型、大支撑力的高弹性网孔可以快速在具有分支血管的主动脉部位快速缓解动脉夹层或动脉瘤的风险,从而一方面避免了支架阻挡分支动脉血流的风险,另一方面能够快速先期使主动脉得到修复,降低手术风险和手术的技术难度降低,从而为患者赢得了宝贵的治疗时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放置在主动脉中的支架,特别是放置在主动脉弓和腹主动脉部位中用于治疗主动脉夹层或主动脉瘤的支架。
背景技术
动脉血管壁是由内膜、中膜、外膜紧密地贴合构成。当动脉血管内壁局部受损时,在动脉血流的强力冲击下,逐步发生动脉血管壁中膜的剥离,使血液进入血管壁中膜和外膜之间,形成真假两个腔。最为常见的是主动脉夹层。主动脉夹层使动脉壁变得薄弱,随时有破裂的风险,而一旦夹层破裂,将在几分钟内导致患者死亡。
主动脉瘤也是一种主动脉异常扩张的病症。主动脉瘤的破裂对于患者来说也是致命的。
因此,对主动脉夹层和主动脉瘤的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非常必要。
主动脉夹层和主动脉瘤累及主动脉弓、降主动脉和/或腹主动脉的情况,可使用支架隔绝受损部位。支架治疗的优点是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死亡率低,与传统开放手术相比降低了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率。
主动脉弓的凸侧从近心脏端依次有头臂干(又名,无名动脉,分支为右颈总动脉和右锁骨下动脉)、左颈总动脉和左锁骨下动脉三大分支动脉血管。腹主动脉上则有较多分支血管,例如肾上腺中动脉、肾动脉、腹腔干、肠系膜上动脉、肠系膜下动脉、膈下动脉、腰动脉、骶正中动脉等,并在末端分支为左、右髂动脉。
在支架放置手术中,重要的分支动脉,特别是头臂干,左颈总动脉,左锁骨下动脉,左、右肾动脉和腹腔干动脉不能被支架阻塞,否则将对患者造成严重的并发症甚至死亡。因此,常规做法是在主动脉支架相应于重要分支动脉的部位开孔,并使开孔部位对准分支动脉后再释放支架。这增加了手术的难度,需要经验丰富外科大夫来实施。而且一旦放置时定位不准确,或释放过程中发生支架移位,堵塞了重要的分支血管就会造成严重后果。
此外,分支动脉的相对位置是因人而异的,特别是腹主动脉上的分支动脉的相对位置对于不同的人往往是不同的。这就需要对每个病人的主动脉上的分支血管的位置预先进行测量,向支架生产厂商定制。即便如此,由于运动或不同姿态,血管位置也会发生偏移,在手术时,血管的具体位置还有可能与定制支架的开孔位置有偏差。为避免这种情况,经验丰富的外科大夫会在术中对支架进行开孔(预开窗或原位开窗)。然而,这种做法往往不能得到支架厂商的认可,同时也存在较大的出现偏差的风险。
目前对于主动脉夹层和主动脉瘤的治疗存在以下问题。一方面,主动脉夹层导致主动脉真腔向内凹陷,主动脉瘤则导致主动脉真腔向外突出,以及主动脉夹层部分分支假腔供血的问题;另一方面,如上所述,在采用支架治疗时存在分支部位对位困难或手术操作复杂的问题。
由于主动脉夹层或主动脉瘤有随时破裂的可能,且分支动脉不能长时间被阻塞,所以对于患者来说能否尽早手术,以及术中是否能快速安放支架,是生死攸关的。尽管以支架来治疗主动脉夹层有诸多优点,但是仍存在手术难度大、风险高,不能及时、快速进行手术的问题。
尽管已经提出了众多的改进方案以解决上述问题中的一个或几个,但是由于主动脉弓和腹主动脉部位存在较多重要的分支动脉血管,因此需要安放的支架结构复杂、数量较多,导致手术时间仍不能有效缩短。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支架,该支架一经放置就能够大大缓解主动脉弓和/或腹主动脉部位的动脉夹层或动脉瘤的风险,且不存在由于手术造成的分支动脉堵塞的风险,为治疗赢得时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启功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启功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1281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