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B/S架构绘图建模工具前后端数据实时同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711754.3 | 申请日: | 2020-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0140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4 |
发明(设计)人: | 李尔园;鞠永乾;宋先慧;傅洋;陈洪巧;丁迁 | 申请(专利权)人: | 积成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67/1095 | 分类号: | H04L67/1095;H04L67/02;G06F16/27 |
代理公司: | 北京久维律师事务所 11582 | 代理人: | 邢江峰 |
地址: | 250104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架构 绘图 建模 工具 后端 数据 实时 同步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B/S架构绘图建模工具前后端数据实时同步方法,本发明采用基于时序的异步数据融合技术和串行异步非阻塞式通信技术,实现基于B/S架构的云化绘图建模工具中,前端绘图、建模操作产生的图形和模型数据向后端的准确、实时、高效同步,可避免前后端间的数据同步不会因时序问题出现数据错误,保证前后端数据一致;数据同步及时、高效,不影响前端的其他操作,使用体验佳;数据同步及时,在异常情况下,能将数据丢失的损失最小化,甚至不会丢失数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配电绘图建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B/S架构绘图建模工具前后端数据实时同步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型IT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普及,国家电网公司已经开始调度控制云平台及应用关键技术研究,旨在形成基于互联网的、资源虚拟化、数据标准化以及应用服务化的调控云技术支撑体系。基于B/S架构的“云化”绘图建模工具是实现“数据一个源、电网一张图、业务一条线”的支撑技术之一。
基于B/S架构的“云化”绘图建模工具中,Web前端的绘图、建模操作产生的数据向后端的准确、实时、高效同步问题,是影响数据准确性、系统可靠性和易用性的重要支撑技术。传统的解决方案有以下几种:
1、前端缓存数据,按固定的时间间隔,定时通过HTTP通信向后端同步
进行绘图、建模操作产生的图形和模型数据,暂时缓存在浏览器内存里,按照固定的时间间隔,通过HTTP通信同步至后端,后端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保存。这种方案能够保证同步到后端数据的准确性,通过周期缓存也减少了前后端之间的通信次数,但是也存在问题:如果累积了较多的未同步数据,当发生异常情况时,如断网、浏览器假死、断电等,可能造成较大范围的数据丢失;绘图、建模操作完成后,进行图形保存时,如果累积了大量的未同步数据,可能导致保存操作等待时间较长,影响使用体验。
2、前端数据变化时,及时通过HTTP通信向后端同步
前端进行绘图或建模操作,引起图形或模型数据的变化时,及时通过HTTP通信将数据同步至后端,再由后端进行数据的处理和保存,这种方案存在一个问题:当两次操作的间隔较短,连续触发了两次时间极为接近的通信,此时受网络实时带宽、通信速率以及其他不可控因素的影响,可能使得后端接收和处理这两次通信请求的时间顺序颠倒了,造成后端最终保存的数据错误,如前端操作顺序为:增加a图元、再删除a图元,后端接收到的顺序可能是:删除a图元、增加a图元,后端先处理删除a图元、再执行增加a图元,因为先删除a图元时图元并不存在,所以相当于直接增加了图元a,导致后端保存的数据比前端多了一个图元a,使后端保存了错误的数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B/S架构绘图建模工具前后端数据实时同步方法,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前后端数据不一致以及大范围数据丢失的问题,实现前后端数据一致,减少数据丢失,提高用户体验。
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B/S架构绘图建模工具前后端数据实时同步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操作:
S1、初始化用于保存待同步数据的Map集合,包括图形数据和模型数据的增加、修改、删除集合;
S2、在各个集合中设置监听器,当有新数据需要存入时,通过全局的数据同步通信状态标识isWaiting的值判断是否正在进行向后端同步数据的通信,如当前未在通信则直接进入步骤S3,否则按数据融合规则将数据合并存入集合,并将当前有/无需要同步的数据的状态标识hasData置为true;
S3、分别遍历所述的图形数据和模型数据的增加、修改、删除集合,根据集合中数据项的ID实时获取图形和模型的最新状态,将集合中的数据项添加至集合对应的数组中,并将isWaiting标识置为true;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积成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积成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1175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铌酸锂晶圆的减薄方法
- 下一篇:一种可自动排水的多功能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