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矿区生态修复技术的尾矿库修复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710656.8 | 申请日: | 2020-07-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2768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2 |
| 发明(设计)人: | 王杨;吕硕文;王晴晴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杨 |
| 主分类号: | A01B79/02 | 分类号: | A01B79/02;A01G13/02;A01G29/00;A01G24/42;E03B3/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棘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40 | 代理人: | 戴丽伟 |
| 地址: | 235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矿区 生态 修复 技术 尾矿 方法 | ||
1.一种基于矿区生态修复技术的尾矿库修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先将待修复的修复层进行平整,以去除表层的尖锐石块;
S2,将覆盖网(1)铺在整理好的修复层上,并稍微施加一定的下压力,使培养壳(2)插入到修复层中;
S3,把团粒颗粒(3)填充在培养壳(2)中,并喷淋上营养液和水;
S4,最后将植物种植在培养壳(2)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矿区生态修复技术的尾矿库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覆盖网(1)由多根水管组成,且水管交织成网状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矿区生态修复技术的尾矿库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覆盖网(1)的每个网格中都固定连接有培养壳(2),所述培养壳(2)中填充有团粒颗粒(3),且培养壳(2)中种植有植物,所述培养壳(2)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多个滴灌球(5),且上下相邻的两个滴灌球(5)之间连通有连通管(6),所述覆盖网(1)靠近培养壳(2)的水管中放置有两个吸水棉(7),且两个吸水棉(7)分别位于培养壳(2)的两侧,所述吸水棉(7)的上端连接有引水条(8),且引水条(8)贯穿培养壳(2)的侧壁并延伸至最上端的滴灌球(5)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矿区生态修复技术的尾矿库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覆盖网(1)的上端侧壁开设有多个雨水收集口(4),且雨水收集口(4)随机分布。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矿区生态修复技术的尾矿库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壳(2)包括圆筒体(201)和锥体(202),所述锥体(202)采用可降解材料。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矿区生态修复技术的尾矿库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团粒颗粒(3)均由多个大颗粒(301)组成,且多个大颗粒(301)相互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于矿区生态修复技术的尾矿库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大颗粒(301)上均镶嵌有多个小颗粒(302),每个所述小颗粒(302)上均镶嵌有多个蜂窝球(3021),且蜂窝球(3021)的每个蜂窝内壁上均固定连接有均匀分布的毛细管(3022)。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矿区生态修复技术的尾矿库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滴灌球(5)为中空结构,所述滴灌球(5)的侧壁镶嵌有多个攀附棒(501),且位于滴灌球(5)外部的攀附棒(501)侧壁固定连接有多个攀附条(502),所述攀附棒(501)和攀附条(502)均采用高吸水性树脂材料。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矿区生态修复技术的尾矿库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覆盖网(1)的下端侧壁还固定连接有多根地钉(9),且地钉(9)插入修复层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杨,未经王杨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10656.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注意力融合互信息的图像分类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下一篇:电机控制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