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适用于地下井筒群施工的导沉系统及地下井筒群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10526.4 | 申请日: | 2020-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1957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9 |
发明(设计)人: | 黄竟强;陈静;魏希坡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静 |
主分类号: | E02D23/08 | 分类号: | E02D23/08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124 | 代理人: | 成杰 |
地址: | 61113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适用于 地下 井筒 施工 系统 方法 | ||
1.适用于地下井筒群施工的导沉系统,包括施工场地,其特征在于:施工场地在预沉井筒的筒心位置设置有配重墩(1),在预沉井筒的对应位置设置有沉箱导槽(2),沉箱导槽(2)的断面形状规格与预沉井筒断面形状规格相适配,沉箱导槽(2)内注入有加重泥浆(3);沉箱导槽(2)的侧部设置有用于抽取和灌入加重泥浆(3)的抽灌浆孔(4),抽灌浆孔(4)配设有抽灌浆管(5);配重墩(1)的顶端面设置有导沉装置(6),导沉装置(6)包括移动架、升降千斤顶(601)、伸缩千斤顶(602)、活动块(603)和受力分配块(604),升降千斤顶(601)设置在配重墩(1)的顶端面,移动架安放在升降千斤顶(601)的顶端,由升降千斤顶(601)的活动端进行支撑,伸缩千斤顶(602)为沿着移动架的周向间隔布置的多件,伸缩千斤顶(602)的固定端与移动架相连接,伸缩千斤顶(602)的活动端通过活动块(603)与受力分配块(604)相连接,受力分配块(604)远离移动架中心的一侧的端面形状与该受力分配块(604)所在位置对应的预沉井筒内壁形状一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地下井筒群施工的导沉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件伸缩千斤顶(602)对应设置一根顶推杆(605),所有的顶推杆(605)固定连接成整体以形成移动架;每根顶推杆(605)的下方对应设置一件升降千斤顶(601);受力分配块(604)的外端设置有间隔分布的顶推块(609),顶推块(609)朝向预沉井筒的内壁设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地下井筒群施工的导沉系统,其特征在于:预沉井筒具有一个单元筒体或者多个单元筒体,每个单元筒体对应一组导沉装置(6);在同一组导沉装置(6)中,伸缩千斤顶(602)为呈矩形分布的四件。
4.如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所述的适用于地下井筒群施工的导沉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系统(606),每件受力分配块(604)均设置有用于监测其所在位置高程的无线位移传感器A(607),无线位移传感器A(607)、升降千斤顶(601)、伸缩千斤顶(602)均与控制系统(606)电气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适用于地下井筒群施工的导沉系统,其特征在于:预沉井筒的内壁布置有用于监测其所在位置高程的无线位移传感器B(608),无线位移传感器B(608)为沿着预沉井筒的周向间隔布置的多件,无线位移传感器B(608)与控制系统(606)电气连接。
6.如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所述的适用于地下井筒群施工的导沉系统,其特征在于:配重墩(1)内设置有预埋锚杆(7),预埋锚杆(7)的外端沿竖向穿过移动架,并在外端布置有锚杆张拉器(8)。
7.如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所述的适用于地下井筒群施工的导沉系统,其特征在于:施工场地在待施工的地下井筒群的外周方向连续或者间隔布置有钢板桩(10),钢板桩(10)的内壁兼作沉箱导槽(2)的内壁。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适用于地下井筒群施工的导沉系统,其特征在于:钢板桩(10)的打入深度位于预沉井筒的底标高以下;钢板桩(10)顶标高处设置有顶部槽钢(11),顶部槽钢(11)的槽底朝上呈水平设置,开槽向下卡设于钢板桩(10)的顶端;沿着钢板桩(10)的外周设置有刚性地坪(12)和抗滑墩(13);钢板桩(10)在预沉井筒的两侧布置有预应力锚索(14),预应力锚索(14)的一端设置有锚固块(15)、另一端设置有锚索张拉器(16),锚固块(15)设置在一钢板桩(10)的外侧、锚索张拉器(16)设置在呈相对布置的另一钢板桩(10)的外侧,锚固块(15)与钢板桩(10)之间、锚索张拉器(16)与钢板桩(10)之间分别设置有受力分配件(17);沉箱导槽(2)顶端在预沉井筒的内周设置有导槽护角(1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静,未经陈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10526.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