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拉力试验装置与拉力试验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0710232.1 | 申请日: | 2020-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0753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12 |
发明(设计)人: | 赵明学;王永刚;牛增建;于文争 | 申请(专利权)人: | 朔黄铁路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02 | 分类号: | G01N3/02;G01N3/04;G01N3/08 |
代理公司: | 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江海浪 |
地址: | 062350***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拉力 试验装置 试验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拉力试验装置与拉力试验系统,在拉力试验过程中,分别将固定结构间隔装设在基座上;再将受力工具、加力器及拉力计连接在两个固定结构之间;组装后,通过加力器对受力工具进行施加拉力。当拉力计上的读数达到预测力时,保持受力工具受力预设时长,预设时长后,观察受力工具的外观变化以及读取拉力计上的当前读数。相比于传统大型测试设备,本装置采用固定结构、加力器及拉力计三部分结构即可完成拉力试验,简化拉力试验装置的结构,减少装置占地空间,大大方便作业人员及时对受力工具进行测试。同时,当基座为工地中的结构时,如钢轨等,通过固定结构,使得拉力试验装置随时搭设在现场工地中,使得作业人员能随时进行拉力试验操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拉力试验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拉力试验装置与拉力试验系统。
背景技术
安全带、钢丝绳、紧线器等受力工具是进行高空作业、拆卸作业的必备安全工具,要求每年都要进行检测和抽检试验,以确保所有受力工具均处于合格状态,从而保障正常作业和人身安全。当运营线上某些受力线材出现材质性能状态下降或故障时,需要取样进行拉力试验。然而,基层工队通常缺乏规范的试验台来操作和进行拉力试验,不利于拉力试验操作过程标准化和操作人员人身安全。同时,专业检测机构往往采用大型设备,占地大,造价贵,无法做到普及配置,不便于及时对受力工具进行拉力试验。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拉力试验装置与拉力试验系统,操作简单、占地少,方便作业人员及时对受力工具进行拉力测试,保障正常作业和人身安全。
一种拉力试验装置,所述拉力试验装置包括:至少两个固定结构,至少两个所述固定结构用于间隔装设在基座上,且相邻两个所述固定结构之间用于连接受力工具;加力器,所述加力器位于相邻两个所述固定结构之间,所述加力器用于对所述受力工具进行施加拉力;及拉力计,所述拉力计位于相邻两个所述固定结构之间,所述拉力计用于测试所述受力工具上的拉力。
上述的拉力试验装置,在拉力试验过程中,分别将固定结构间隔装设在基座上;再将受力工具、加力器及拉力计连接在相邻两个固定结构之间;组装后,通过加力器对受力工具进行施加拉力。当拉力计上的读数达到预测力时,保持受力工具受力预设时长,预设时长后,观察受力工具的外观变化以及读取拉力计上的当前读数,以完成受力工具的拉力耐受值检测。相比于传统大型测试设备,本装置采用固定结构、加力器及拉力计三部分结构即可完成拉力试验,简化拉力试验装置的结构,减少装置占地空间,大大方便作业人员及时对受力工具进行测试。同时,当基座为工地中的结构时,如钢轨等,通过固定结构,使得拉力试验装置随时搭设在现场工地中,使得作业人员能随时进行拉力试验操作,及时发现受力工具和受力线索的隐性缺陷,有效保障人身和作业安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结构包括底座、支撑组件及锁紧组件,所述支撑组件装设在所述底座上,相邻两个所述支撑组件之间用于连接所述受力工具,所述锁紧组件用于将所述底座锁紧在所述基座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座上设有卡槽,所述卡槽用于卡入所述基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锁紧组件包括第一锁紧件,所述第一锁紧件贯穿所述卡槽的相对两槽壁,所述第一锁紧件用于将所述卡槽的槽壁卡紧在所述基座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座上设间隔设有两个抵触部,两个所述抵触部分别位于所述卡槽的相对两侧,所述抵触部用于与基座的翼缘抵触配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锁紧组件还包括第二锁紧件,所述第二锁紧件装设在所述底座上,所述第二锁紧件一端用于抵触在所述基座背向所述抵触部一侧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座包括卡扣件与装设在所述卡扣件上的平台,所述支撑组件装设在所述平台上,所述卡槽设置于所述卡扣件背向所述平台的一侧面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卡扣件包括顶板及间隔装设在所述顶板上的两个侧板,所述顶板及两个所述侧板围成所述卡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朔黄铁路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朔黄铁路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1023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