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高速耐干磨的双向旋转PTFE油封有效
申请号: | 202010709563.3 | 申请日: | 2020-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4711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03 |
发明(设计)人: | 陈国忠;孙敢;林元益;王贵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台州恩普密封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J15/3204 | 分类号: | F16J15/3204;F16J15/324;F16J15/3248;F16J15/3284 |
代理公司: | 杭州品众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459 | 代理人: | 苗小伟 |
地址: | 317306 浙江省台***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超高速 耐干磨 双向 旋转 ptfe | ||
本发明公开了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的一种超高速耐干磨的双向旋转PTFE油封,包括:橡胶体;外骨架,所述外骨架安装在所述橡胶体的内侧;唇片,所述唇片安装在所述橡胶体的内侧,所述唇片在所述外骨架的内侧,所述唇片的左侧面与所述外骨架的竖侧壁内侧接触;双向正弦波回流纹,所述双向正弦波回流纹设置在所述唇片的右侧面,所述外骨架为L形外骨架,所述唇片为聚四氟乙烯唇片,所述唇片的右侧面还设置有双向圆弧回流纹,所述唇片的右侧面还设置有八字折线型回流纹,本发明通过与旋转轴接触的主唇密封平面设计具有一定形状的螺旋沟槽,将试图泄漏的流体泵回到油侧,还可润滑动态密封主唇部位,减轻轴的磨损,延长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超高速耐干磨的双向旋转PTFE油封。
背景技术
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
油封是一般密封件的习惯称谓,简单地说就是润滑油的密封。它是用来封油脂(油是传动系统中最常见的液体物质,也泛指一般的液体物质之意)的机械元件,它将传动部件中需要润滑的部件与出力部件隔离,不至于让润滑油渗漏。静密封和动密封(一般往复运动)用密封件叫油封。
PTFE(聚四氟乙烯)材料具备很多优点,包括出色的化学物质兼容性(几乎和所有油品都兼容),-60~250℃的高低温范围,低摩擦系数,自润滑能力等。从20世纪末开始,PTFE(聚四氟乙烯)油封就已广泛应用于动力总成的密封,用来降低摩擦扭矩,提高系统效率。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其动态密封系统要求三个关键性能指标:超高的线速度、适应高含量添加剂的低粘度油、变速箱输入轴端的双向旋转。当前,在PTFE(聚四氟乙烯)旋转油封的设计上,有着很多的实际应用方案,但是由于其结构的原因,市场上使用的油封只能满足单一方向的高速旋转密封,反向只能短时低速旋转密封。反向旋转密封能力不能满足:中华人民共和国汽车行业标准QC/T1022-2015《纯电动乘用车用减速速器总成技术条件》要求。使得PTFE(聚四氟乙烯)油封在新能源汽车上的应用受到限制。基于此,我们研发出一种超高速和可变输入轴旋转方向的新能源汽车用电驱动油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超高速耐干磨的双向旋转PTFE油封,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PTFE(聚四氟乙烯)旋转油封在双向旋转时密封能力不足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超高速耐干磨的双向旋转PTFE油封,包括:
橡胶体;
外骨架,所述外骨架安装在所述橡胶体的内侧;
唇片,所述唇片安装在所述橡胶体的内侧,所述唇片在所述外骨架的内侧,所述唇片的左侧面与所述外骨架的竖侧壁内侧接触;
双向正弦波回流纹,所述双向正弦波回流纹设置在所述唇片的右侧面。
优选的,所述外骨架为L形外骨架。
优选的,所述唇片为聚四氟乙烯唇片。
优选的,所述唇片的右侧面还设置有双向圆弧回流纹。
优选的,所述唇片的右侧面还设置有八字折线型回流纹。
优选的,所述唇片的右侧面还设置有离心圆回流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专利采用特殊配合的PTFE(聚四氟乙烯)材料车削成薄片状,通过硫化成型与橡胶体粘接形成产品,也可通过骨架组合压装组成一体的产品。通过与旋转轴接触的主唇密封平面设计具有一定形状的螺旋沟槽,这种沟槽在主唇平面圆周方向是相连曲线,这些相连曲线是具有正反转泵油能力的一组或多组流体动力学螺旋截面线。旋转轴无论在哪个方向运动,都可将试图泄漏的流体泵回到油侧,还可润滑动态密封主唇部位,减轻轴的磨损,延长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台州恩普密封件有限公司,未经台州恩普密封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0956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差值数据分析的电机驱动平台
- 下一篇:神经网络模型的压缩方法及相关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