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池包分布式温度测量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09523.9 | 申请日: | 2020-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9613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6 |
发明(设计)人: | 尚德华;杨泽乾 | 申请(专利权)人: | 傲普(上海)新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K11/24 | 分类号: | G01K11/24;H01M10/48 |
代理公司: | 上海剑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382 | 代理人: | 刘万磊 |
地址: | 200042 上海市长***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池 分布式 温度 测量方法 | ||
1.一种电池包分布式温度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声波测温系统和电池包,所述电池包分布式温度测量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对声波测温系统与电池模组进行集成,形成电池包;
步骤S2,在电池模组工作时,声波测温系统采集声波传播的速度,并进行温度计算;
步骤S3,构建声波传播网络,并测算出电池包内温度的分布情况,得到电池包内的温度分布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包分布式温度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1中,所述电池包(1)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包括电池包盒体和与电池包盒体配合使用的上壳板(11);
所述电池包盒体内设置有底部托盘(17)和电芯(15),其中,所述底部托盘(17)上开设有多个第一凹槽(16),所述电芯(15)包括若干个电芯单体,所述电芯单体设置于第一凹槽(16)内,所述电芯单体的上表面设置有正极柱、负极柱和防爆阀,相邻的电芯单体通过连接片(13)相互连接,所述电芯(15)两侧均设置有导轨(14),所述导轨(14)上设置有滑动的声波传感器(22);
所述电芯(15)的上方设置有上顶板(12),所述上顶板(12)上开设有多个用于电芯单体正负极柱穿过的第二凹槽(19)和供防爆阀穿过的第三凹槽(20),所述连接片(13)设置在上顶板(13)的上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池包分布式温度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板(18)设有声波测温系统,所述声波测温系统包括声波传感器(22)、声波处理模块(21)和BMS采集模块(23),所述声波传感器(22)包括声波发送模块和声波接收模块,所述声波处理模块(21)安装与电池包(1)的前端面板上,其中,所述声波处理模块(21)包括电池管理模块、信号放大器和模数转换器;
所述电池管理模块与电池检测线束进行连接,所述声波处理模块(21)与声波接收模块进行连接,所述声波发送模块与所述电池管理模块进行连接,根据连接方式完成所有电池模组的集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池包分布式温度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声波测温系统进行电池包温度计算,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21,所述声波处理模块(21)中的电池管理模块,控制电池包盒体的一端通过声波传感器(22)的声波发送模块发送声波,声波接收模块进行声波的接收;
步骤S22,所述BMS采集模块(23)采集所述电池包盒体两侧的声波传感器(22)用于进行声波发送和接收的时间;
步骤S23,根据所述步骤S22中,所述BMS采集模块(23)采集到的声波发送和接收时间,对声波传播速度进行计算。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池包分布式温度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3中,对声波传播速度进行计算,根据公式:
其中,C为声波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R为气体常数,K为气体的绝热指数,M为气体的分子量,T为气体温度,Z为特定气体的常数,其中,当气体为同一种稳定气体时,声波传播速度为气体温度T的函数,同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包分布式温度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31,所述导轨(14)上安装有多个声波传感器(22),所述声波传感器(22)通过在导轨(14)上不停滑动,形成声波传播网络;
步骤S32,对所述步骤S31中形成的声波传播网络中的电池包声波进行采集,对电池包内温度分布情况进行采集和测算;
步骤S33,对电池包内部温度分布情况进行分析,得到电池包内的温度分布图。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电池包分布式温度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1中,形成声波传播网络的方式为:位于电芯一侧的所述声波传感器(22)通过声波发送模块,将声波发送至声波电芯的另一侧声波传感器(22),同时所述声波接收模块对发送的声波进行接收,其中,一个声波传感器(22)发送的声波由多个声波收发模块(22)接收,形成一个交叉的声波传播网络,同时,所述声波传感器(22)在导轨(14)上的不断移动,对声波传播距离产生改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傲普(上海)新能源有限公司,未经傲普(上海)新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09523.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