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鳞翅目蛾类蛾卵自动净化收集器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709163.2 | 申请日: | 2020-07-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4289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9 |
| 发明(设计)人: | 郭超;黄勇;王瑞;张少波;劳传忠;夏鹏亮;王智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省粮食科学研究所;湖北省烟草公司恩施州公司 |
| 主分类号: | A01K67/033 | 分类号: | A01K67/033 |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一新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20 | 代理人: | 唐弟;周佳 |
| 地址: | 510030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鳞翅目 蛾类蛾卵 自动 净化 收集 | ||
1.一种鳞翅目蛾类蛾卵自动净化收集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箱体(1),所述箱体(1)是由上壳部(3)和下壳部(4)对接构成的、具有内腔的壳体结构,箱体(1)内位于上壳部(3)与下壳部(4)之间由横向设置的隔离网(2)隔开成上部产卵室(300)和下部收集室(40),所述隔离网(2)上均布有若干网孔,所述网孔的直径为1至2mm;上壳部(3)的侧壁上具有产卵室开口(30)并安装有活动门板(8),上壳部(3)内设有1块或多块培养板(5),所述培养板(5)上具有多个插口(50);下壳部(4)的底端具有蛾卵收集口、且下壳部(4)的下部靠近蛾卵收集口的一侧内壁面为斜向内壁面(41),使下部收集室(40)的下部为向蛾卵收集口渐收窄的接卵室(400),所述斜向内壁面(41)与靠近蛾卵收集口端的水平面的夹角为a,所述a为120至14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鳞翅目蛾类蛾卵自动净化收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中,下壳部(4)的斜向内壁面(41)与靠近蛾卵收集口端水平面的夹角a为135°。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鳞翅目蛾类蛾卵自动净化收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中,下壳部(4)的下部靠近蛾卵收集口的内壁面除斜向内壁面(41)外都为竖直内壁面(41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鳞翅目蛾类蛾卵自动净化收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部(3)的两侧内壁上对应培养板(5)的两侧具有斜向卡槽(31),上壳部(3)的底端内壁上具有将斜向卡槽(31)的底端封挡的环形挡条(32),培养板(5)的两侧部插于斜向卡槽(31)内并由环形挡条(32)抵挡、使培养板(5)斜向安装于箱体(1)的上壳部(3)内,所述产卵室开口(30)设于上壳部(3)的侧壁上对应2块培养板(5)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鳞翅目蛾类蛾卵自动净化收集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培养杯(6),所述培养杯(6)为顶端向底端渐收窄的圆台形杯状结构,培养杯(6)的顶端具有杯口(60),所述培养板(5)上的插口(50)为直径与培养杯(6)中上部直径相当的圆形口,所述培养杯(6)由底端插于培养板(5)的插口(50)上。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鳞翅目蛾类蛾卵自动净化收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部(3)的侧壁上位于产卵室开口(30)的上方具有安装孔、位于产卵室开口(30)的两侧具有竖向设置的2根[形压条(34),活动门板(8)的顶端具有轴孔,一门轴(81)活动穿过活动门板(8)的轴孔固定安装于上壳部(3)的安装孔内、使活动门板(8)可绕门轴(81)转动打开或关闭上壳部(3)的产卵室开口(30),至少1根[形压条(34)压于活动门板(8)的正面上。
7.根据权利要求4或5或6所述的鳞翅目蛾类蛾卵自动净化收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部(3)的底端外壁上具有上连接环板(33),上连接环板(33)上具有多个上连接孔,所述下壳部(4)的顶端外壁上具有下连接环板(43),下连接环板(43)上具有多个下连接孔,上壳部(3)与下壳部(4)通过上连接环板(33)的上连接孔、下连接环板(43)的下连接孔和螺栓(9)对齐连接成箱体(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鳞翅目蛾类蛾卵自动净化收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部(4)的侧壁上具有收集室开口(42)、及位于收集室开口(42)两侧的2根[形下压条(431),一移动门板(7)活动插于下壳部(4)的侧壁与[形下压条(431)之间、将收集室开口(42)打开或关闭。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鳞翅目蛾类蛾卵自动净化收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部(4)的蛾卵收集口的下方连接通有接卵管(44),接卵管(44)的一端具有对接端板(45)、和位于对接端板(45)中部的对接口(46),接卵管(44)的另一端具有接卵管出口(47),所述下壳部(4)的蛾卵收集口与接卵管(44)的对接口(46)对齐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省粮食科学研究所;湖北省烟草公司恩施州公司,未经广东省粮食科学研究所;湖北省烟草公司恩施州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09163.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