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温室蓝莓采后修剪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708932.7 | 申请日: | 2020-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7156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6 |
发明(设计)人: | 王兴东;刘成;魏鑫;杨玉春;王升;孙斌;王宏光;刘有春;张舵;刘修丽;杨艳敏;刘双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省果树科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G7/06 | 分类号: | A01G7/06;A01G17/00;A01C2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马云华 |
地址: | 115000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温室 蓝莓 修剪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温室蓝莓采后修剪方法,涉及果树修剪技术领域;首次提出“以产育枝、以枝定产、优质结果,简化修剪”为采后剪修剪理念,建立了一套采后修剪闭环的技术体系。本发明所述方法确立适合蓝莓生产的丰产树型,量化了树型技术标准,同时量化了采后剪结果母枝培养和亩产不低于1吨果的行业产量标准。本发明所述方法通过确定结果母枝选择、数量、粗度和形成结果枝数量、产量的技术标准,从而确定最佳留枝量,同时结合结果母枝培养“剃枝”修剪操作技术标准,建立了采后剪操作技术标准和流程,使操作规范、流程化,使产业修剪模式化生产成为可能。本发明所述方法体系适用性广,可适用于所有温室南高丛和北高丛蓝莓品种。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果树修剪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温室蓝莓采后修剪方法。
背景技术
近些年来,随着蓝莓产业在中国迅猛发展,温室蓝莓在北方地区尤其在辽宁地区,面积逐步扩大,近3年呈爆发式发展。辽宁已成为温室蓝莓种植产业化规模最大地域。辽宁温室栽培生产技术及研究最早,种植企业和农户较多,由于温室栽培技术是个全新领域,都处于初级阶段,各自研发,自成体系,导致栽培技术不规范。尤其是采后剪技术,没有形成科学完善技术体系,停留于简单的果树修剪技术方式或方法层面。
温室采后修剪修剪技术大体分为3类:第一类不更新修剪即老枝结果为主,利用温室生长阶段的新梢作为来年主要结果枝,大部分新梢已经形成花芽,对弱枝或内膛枝等进行适当疏枝处理,对部分壮枝进行短截培养。第二类半更新修剪,修剪力度比第一类加大,疏枝标准同第一类,留下部分健壮原温室新梢做来年结果枝,对另一部分徒长新梢或衰弱枝结果枝组进行更新修剪、培养。第三类更新修剪,将现有新梢全部剪掉,留取一定量结果母枝,重短截,经过夏剪扩大枝量,重新培养来年结果枝。生产中一般以第一和第二类为主,第三类为辅。以上3类修剪都是采用基本修剪方式如短截,回缩,疏枝,摘心等,一般参照苹果、桃、李、杏等传统方法或方式,操作标准一般根据经验或按剪过其它果树行为操作,对蓝莓修剪反应研究不深,没有形成较完整的技术体系。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温室蓝莓采后修剪方法,构建了一套温室采后修剪技术体系,可直接用于产业生产指导、运行基础技术框架,只要按其技术标准操作即能达到最低生产技术保证,具备实战性、实用性、自我优化提升性,可用于指导生产,为温室蓝莓产业提供技术支持和可持续性发展。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温室蓝莓采后修剪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对收获后的蓝莓进行采后剪,剪除当年生新梢,每株留15~30个结果母枝;
(2)对留下的所述结果母枝进行培养,待促发的直立新梢生长至15~20cm时,进行夏剪;所述夏剪包括每个所述结果母枝上选留2~3个直立新梢,对所述直立新梢进行摘心或短截;
(3)9月上旬至中旬,对新梢进行疏枝和短截,促进新梢木质化和花芽形成,培养至10月中旬,形成每株180~280个结果枝的丰产树型。
优选的,步骤(1)所述蓝莓为五年生以上的蓝莓。
优选的,步骤(1)所述结果母枝呈塔松型分布,中间主丛枝110~120cm高处为最高层,分布2~5个结果母枝;70~100cm高处为中间层,分布8~17个结果母枝;30~40cm高处为最底层,分布5~8个结果母枝。
优选的,所述中间层包括3~5层结果母枝层。
优选的,每层的结果母枝间距横向距离不低于15~20cm,每层的结果母枝间距垂直距离为18~25cm。
优选的,所述结果母枝的直径为2~3mm以上,长度15cm以上。
优选的,步骤(2)所述夏剪时,当新梢长至15~20cm,直径达到2mm以上,每个结果母枝上取上部2~3个相对直立、健壮和较长的新梢进行摘心或短截,留长15~20c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省果树科学研究所,未经辽宁省果树科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0893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包括烟雾改性剂的气流引导元件的吸烟制品
- 下一篇:一种管道破障清理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