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向拉伸聚乙烯抗菌防雾薄膜的多层共挤生产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2010708905.X | 申请日: | 2020-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9065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3 |
发明(设计)人: | 方文彬;徐登赛;喻世华;张介钢;尤圣隆 | 申请(专利权)人: | 宿迁市金田塑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8/21 | 分类号: | B29C48/21;B29C48/08;B29C48/00;B29C71/02;B29L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驰纳智财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7 | 代理人: | 蒋路帆 |
地址: | 2238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向 拉伸 聚乙烯 抗菌 薄膜 多层 生产工艺 | ||
1.双向拉伸聚乙烯抗菌防雾薄膜的多层共挤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首先将聚乙烯搅碎,并进行干燥得到母料备用;
S2、取部分聚乙烯母料向其中添加抗静电剂、防雾剂,得到内挤出料;
S3、取用聚乙烯热封料、消光料进行混合,并添加防雾剂、抗菌料、防粘剂,均匀混合得到外挤出料,在外挤出料以及部分内挤出料中添加匀化隔膜球;
S4、将不同的内挤出料以及外挤出料分别投入到多层共挤出机的五个不同模头内,不含有匀化隔膜球的内挤出料投入正中间的模头内,含有匀化隔膜球的内挤出料投入正中间模头两侧的模头内,并将外挤出料投入到最外侧两个模头内;
S5、在多层共挤出机的多个模头的内的匀化隔膜球相互吸引,从而相互吸附并贴摸头相互靠近的内壁排列,并向下移动,经过均化分布器时,给均化分布器进行加热,使得匀化隔膜球逐渐溶解,在内挤出料和外挤出料之间形成一层隔层,之后依次进行铸片、横向拉伸、纵向拉伸以及热处理,后得到带有透明消静电层的双向拉伸聚乙烯抗菌防雾薄膜;所述匀化隔膜球包括外球包层(1),所述外球包层(1)内部填充有磁化透明晶粒(2);所述外球包层(1)为聚乙烯材料制成,且外球包层(1)其中一端为平面设置;所述磁化透明晶粒(2)包括多个相互吸附的透明晶体块(21),所述透明晶体块(21)其中一个外端固定连接有主韧性纤维(22),所述主韧性纤维(22)的端部固定连接有多个侧韧性纤维(23);所述透明晶体块(21)内部填充有透明磁性粉末和防静电颗粒按照等体积比的混合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拉伸聚乙烯抗菌防雾薄膜的多层共挤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层共挤出机采用五层或者七层中的一种,用于所述双向拉伸聚乙烯抗菌防雾薄膜的生产线宽幅为8.5-9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向拉伸聚乙烯抗菌防雾薄膜的多层共挤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生产线生产速度不低于400m/min。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拉伸聚乙烯抗菌防雾薄膜的多层共挤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向拉伸聚乙烯抗菌防雾薄膜包括芯层,所述芯层上下表面均连接有次表层,两个所述次表层相互远离的一端均连接有外表层,所述透明消静电层设置在次表层和外表层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向拉伸聚乙烯抗菌防雾薄膜的多层共挤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次表层厚度为3-7μm,所述外表层厚度为1-2μ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宿迁市金田塑业有限公司,未经宿迁市金田塑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08905.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杆状工件推送装置
- 下一篇:一种食品包装仓储物流防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