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注塑成型加工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708383.3 | 申请日: | 2020-07-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7809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5 |
| 发明(设计)人: | 孙启;朱陆凤;徐加明;李水能 | 申请(专利权)人: | 宣城立讯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9C45/18 | 分类号: | B29C45/18 |
| 代理公司: | 合肥东邦滋原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55 | 代理人: | 吴晓娜 |
| 地址: | 242000 安徽省宣***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注塑 成型 加工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注塑成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注塑成型加工装置,包括输料筒,所述输料筒中部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半球型壳体,所述半球型壳体的内侧壁与输料管的一端活动套接,所述输料管的另一端与进料漏斗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输料筒中部的顶端设置有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两个一号连接杆和两个二号连接杆,两个所述一号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对应位置处一号半圆形转动座顶部两端的一端固定连接。本发明中,通过将输料管放进限位机构的两个一号连接杆和两个二号连接杆之间,两个一号连接杆和两个二号连接杆之间的相互移动实现对输料管的限位,从而输料管和进料漏斗可以向多个方向转动进料,提高了注塑成型加工机构的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注塑成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注塑成型加工装置。
背景技术
注塑成型又称注射模塑成型,它是一种注射兼模塑的成型方法,注塑成型方法的有点时生产速度块、效率高,操作可实现自动化,花色品种多,形状可由简到繁,尺寸可以由大到小,而且制品尺寸精确,产品易更新换代,能成形状复杂的制作,注塑成型适用于大量生产与形状复杂产品等成型加工领域,但是现有的部分注塑成型加工机构工作时进料漏斗方向是竖直向上,当给注塑成型加工机构加料时,需要先将材料抬起,再将材料放进进料漏斗里面,整个操作过程复杂,耗时费力,此外有的进料漏斗比较高,将材料放进进料漏斗更困难,从而影响注塑成型加工机构的注塑成型工作效率。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注塑成型加工装置,通过在输料筒中部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半球型壳体,半球型壳体的内侧壁与输料管底部的球型壳体活动套接,从而可以将进料漏斗向多个方向转动,方便向进料漏里面注入材料,通过将输料筒放进限位机构的两个一号连接杆和两个二号连接杆之间,两个一号连接杆的两端均与对应位置的一号半圆形转动座固定连接,两个二号转动座的两端均与对应位置的二号半圆形转动座固定连接,通过两个一号连接杆和两个二号连接杆之间的相互移动实现对输料管的限位,从而输料管和进料漏斗可以向多个方向转动进料,提高了注塑成型加工机构的工作效率。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注塑成型加工装置,包括输料筒和加工机构,所述输料筒一端固定连接有注射缸,所述加工机构位于输料筒背离注射缸的一端,所述输料筒中部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半球型壳体,所述半球型壳体和输料筒中部的顶端与半球型壳体的贴靠处均开设有圆孔一,所述半球型壳体的内侧壁与输料管的一端活动套接,所述输料管的另一端与进料漏斗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输料管的底部为球型壳体结构,且输料管的底部开设有圆孔二,且圆孔二与圆孔一连通,所述输料筒中部的顶端设置有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两个一号连接杆和两个二号连接杆,两个所述一号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对应位置处一号半圆形转动座顶部的两端固定连接,两个所述一号半圆形转动座均通过转动轴与对应位置处的L形转动座转动连接,且两个L形转动座分别固定连接在输料筒中部的两侧,两个所述二号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对应位置处二号半圆形转动座顶部的两端固定连接,且两个二号连接杆位于两个一号连接杆的底部,两个所述二号半圆形转动座均通过转动轴与对应位置处的三号半圆形转动座转动连接,两个所述三号半圆形转动座的底部均与输料筒顶部的外侧壁固定连接,通过在输料筒中部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半球型壳体,半球型壳体的内侧壁与输料管底部的球型壳体活动套接,从而可以将进料漏斗向多个方向转动,方便向进料漏斗里面注入材料,通过将输料管放进限位机构的两个一号连接杆和两个二号连接杆之间,两个一号连接杆的两端均与对应位置的一号半圆形转动座固定连接,两个二号连接杆的两端均与对应位置的二号半圆形转动座固定连接,通过两个一号连接杆和两个二号连接杆之间的相互移动实现对输料管的限位,从而输料管和进料漏斗可以向多个方向转动进料,提高了注塑成型加工机构的工作效率。
进一步在于:两个所述一号连接杆之间的距离与两个二号连接杆之间的距离相同,从而使一号连接杆和二号连接杆在转动时更稳定。
进一步在于:所述输料管位于两个一号连接杆之间,且输料管位于两个二号连接杆之间,通过两个一号连接杆和两个二号连接杆之间的相互移动实现对转动的输料管进行位置的限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宣城立讯精密工业有限公司,未经宣城立讯精密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0838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