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绳锯机机头升降旋转的机构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010708315.7 | 申请日: | 2020-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7534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6 |
发明(设计)人: | 刘媛媛;孙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市东挺河智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D1/08 | 分类号: | B28D1/08 |
代理公司: | 无锡嘉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88 | 代理人: | 张华伟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黄桥***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锯机 机头 升降 旋转 机构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开采机械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用于绳锯机机头升降旋转的机构及其应用,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机箱,所述机箱的右侧活动连接有转动轴一,所述转动轴一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机头。该用于绳锯机机头升降旋转的机构及其应用,启动电机二,使得齿轮三带动齿轮二转动,进一步使得齿轮一带动链条上下运动,此时固定盘会跟随链条上下运动,使得转动轴一带动机头上下运动,从而达到了绳锯机机头可以升降的效果。启动电机一,此时电机一带动转动轴二转动,进一步使得转动轴一转动,又因为转动轴一的右侧与机头固定连接,所以此时机头可以跟随转动轴一旋转,从而达到了绳锯机机头可以旋转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开采机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绳锯机机头升降旋转的机构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绳锯机属于开采机械的一种,常用于对厚实的混凝土、山体、建筑拆装等进行切割,现有的绳锯机放置后,机头部分只能进行旋转,无法进行升降,在遇到特殊的施工环境时,需要反复的挪动绳锯机的位置,但是绳锯机的质量比较重,反复的挪动会浪费大量的时间,耽误工程的进度,而如何使得绳锯机的机头可以升降旋转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用于绳锯机机头升降旋转的机构及其应用。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绳锯机机头升降旋转的机构及其应用,具备绳锯机的机头可以升降旋转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绳锯机放置后,机头部分只能进行旋转,无法进行升降,在遇到特殊的施工环境时,需要反复的挪动绳锯机的位置,但是绳锯机的质量比较重,反复的挪动会浪费大量的时间,耽误工程的进度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绳锯机的机头可以升降旋转的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绳锯机机头升降旋转的机构及其应用,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机箱,所述机箱的右侧活动连接有转动轴一,所述转动轴一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机头,所述机头的正面固定连接有绳锯轮,所述转动轴一的外侧活动连接有横板,所述机箱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竖板,所述竖板的内部开设有凹槽一,所述竖板的内部开设有凹槽二,所述凹槽二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圆钉,所述圆钉远离凹槽二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链条,所述链条内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固定盘,所述链条内部的底部啮合连接有齿轮一,所述固定盘的内部活动连接有转动轴二,所述转动轴二远离固定盘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电机一,所述齿轮一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转动轴三,所述转动轴三远离齿轮一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齿轮二,所述齿轮二的外部啮合连接有齿轮三,所述齿轮三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电机二。
优选的,所述凹槽二环绕在凹槽一的外部。
优选的,所述圆钉的数量不少于二十个,且均匀的固定在链条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转动轴二的外侧活动连接在横板的内部,所述转动轴二穿过凹槽一的内部与转动轴一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电机一固定连接在横板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转动轴三的外侧活动连接在机箱的内部。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绳锯机机头升降旋转的机构及其应用,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用于绳锯机机头升降旋转的机构及其应用,通过电机二和齿轮三、齿轮二、齿轮一、固定盘、链条的配合使用,启动电机二,使得齿轮三带动齿轮二转动,进一步使得齿轮一带动链条上下运动,此时固定盘会跟随链条上下运动,使得转动轴一会带动机头上下运动,从而达到了绳锯机机头可以升降的效果。
2、该用于绳锯机机头升降旋转的机构及其应用,通过电机一和转动轴二、转动轴一、机头的配合使用,启动电机一,此时电机一带动转动轴二转动,进一步使得转动轴一转动,又因为转动轴一的右侧与机头固定连接,所以此时机头可以跟随转动轴一旋转,从而达到了绳锯机机头可以旋转的效果。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市东挺河智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市东挺河智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0831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