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包裹式极化技术的不锈钢耐腐蚀工艺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708300.0 | 申请日: | 2020-07-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5057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 发明(设计)人: | 张永锐;杨晓彤;尹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永锐 |
| 主分类号: | C23G1/08 | 分类号: | C23G1/08;C23F15/00;B08B1/00;B24B27/033 |
| 代理公司: | 北京棘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40 | 代理人: | 戴丽伟 |
| 地址: | 236600 安徽省阜阳***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包裹 极化 技术 不锈钢 腐蚀 工艺 | ||
1.一种基于包裹式极化技术的不锈钢耐腐蚀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将待处理的不锈钢板使用外包棉层包裹,并将其倾斜放置,将混合酸液缓缓倾倒至外包棉层上,实现对不锈钢板的酸洗;
S2、将酸洗后的不锈钢板从外包棉层内取出,并使用外包棉层的背面对不锈钢板进行擦拭,对其表面的残余锈蚀碎屑擦除;
S3、再使用外包棉层重新将不锈钢板包括,并在外包棉层两端夹极化电源线,同时往外包棉层中滴加电解质溶液直至其被完全湿润,通电极化处理,清洗擦干后即完成不锈钢的耐蚀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包裹式极化技术的不锈钢耐腐蚀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的外包棉层包括两个外包棉质布片(1),两个所述外包棉质布片(1)之间通过魔术贴粘接,两个所述外包棉质布片(1)相互远离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不锈钢丝网(2),所述不锈钢丝网(2)与极化电源线电性连接,所述不锈钢丝网(2)外端卡接由多个均匀分布的牵引弧条(3),所述牵引弧条(3)包括两个反应端球(4),两个所述反应端球(4)相互靠近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与不锈钢丝网(2)卡接的金属变形条(5),所述反应端球(4)包括外橡胶球囊(7),所述外橡胶球囊(7)内设有内橡胶球(8),所述内橡胶球(8)外端固定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还原性铁粉针(9)。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包裹式极化技术的不锈钢耐腐蚀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变形条(5)外端固定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侧纤维刺(10),所述侧纤维刺(10)包括与金属变形条(5)固定连接的记忆合金线(11),所述记忆合金线(11)远离金属变形条(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吸附端头(1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包裹式极化技术的不锈钢耐腐蚀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混合酸液由盐酸、柠檬酸和柠檬皮汁混合制成,所述盐酸、柠檬酸和柠檬皮汁的混合比为5:2:3。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包裹式极化技术的不锈钢耐腐蚀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变形条(5)内嵌设安装有嵌接缺环(501),所述不锈钢丝网(2)嵌设在嵌接缺环(501)内,所述嵌接缺环(501)的两个缺口均固定连接有遇水膨胀垫(502)。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包裹式极化技术的不锈钢耐腐蚀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橡胶球囊(7)内壁开凿有多个均匀分布且数量与还原性铁粉针(9)相同的预断裂槽(701),所述还原性铁粉针(9)的端头位于预断裂槽(701)内,所述外橡胶球囊(7)内填充有氧化钙粉末。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包裹式极化技术的不锈钢耐腐蚀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橡胶球(8)内开凿有内置空腔(801),所述内置空腔(801)内填充有二氧化碳气体。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包裹式极化技术的不锈钢耐腐蚀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记忆合金线(11)由Ni-Ti记忆合金材质制成,所述记忆合金线(11)的变态温度为40℃。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包裹式极化技术的不锈钢耐腐蚀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端头(12)有活性炭材质制成,所述吸附端头(12)外端设有热熔胶层(120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永锐,未经张永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08300.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