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损地由BIM模型构建空间语义数据库的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707765.4 | 申请日: | 2020-07-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9717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8 |
| 发明(设计)人: | 刘俊伟;彭贵堂;唐莉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瑞数创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16/21 | 分类号: | G06F16/21;G06F16/22;G06F16/25;G06F16/28;G06F16/29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普鸿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822 | 代理人: | 杨洋 |
| 地址: | 100089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损 bim 模型 构建 空间 语义 数据库 方法 | ||
1.一种无损地由BIM模型构建空间语义数据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如下:
初始设置,选择关系型数据库;
步骤一,数据库表个数与BIM对象的种类对齐,BIM中有多少类对象,就建立多少张表格;
新建表:根据BIM数据的组织规范建立表,表名称和BIM中种类名称保持一致;实现将BIM中所有的对象种类的涵盖;
步骤二:数据库表结构与BIM对象的属性对齐;
定义表结构字段:根据每类BIM对象的属性描述字段,构建数据库表的字段:字段名称、类型均和BIM对象保持一致;将BIM对象的属性设置为表的字段名;
步骤三:数据库表关系与BIM对象间关系对齐;
定义表之间关系:将BIM对象的唯一ID,设置为每个表的主键,将BIM对象的父节点ID,设置为表的外键,通过主键、外键配合,实现用关系型数据库描述BIM树状结构;
步骤四:数据库表记录与BIM对象的记录对齐,将BIM对象进行入库,将所有BIM对象按照分类存入对应的表中,形成表的记录;
将BIM对象按照上述数据库结构进行表记录整理;
步骤五:执行建库脚本,进行建库得到无损的BIM空间语义数据库;
形成将BIM中每类对象、每个属性都入库,每类对象的关系也通过表之间的关系清晰表达,所有BIM对象属性完整保留,所有BIM对象关系完整保留,BIM的几何表达转换为空间表达,得到同BIM组织架构一样的空间语义数据库的结构;
该步骤四中的表记录整理为分别执行几何转换操作和语义保留操作;
该几何转换操作为将BIM数据的几何信息进行坐标转换,包括几何表达方式的转换和坐标转换得到地理空间的几何信息;
该几何表达方式的转换是指将BIM对象的模型表达,该模型表达是将三角网转换成地理表达,表达点、线、面的地理几何要素;BIM模型的几何对象采用模型几何表达方式,用三角网来无限逼近几何形状,对BIM模型的几何表达方式进行转换,将其转换为地理要素点、线、面的表达;
该几何表达方式的转换步骤为:
首先选取法向量平行的相邻三角形进行三角网合并;通过去掉两个相邻三角形的共用边,将三角网进行合并;合并后判断顶点是否在同一个平面:如果顶点在同一个平面,则继续合并,直到没有三角形进行合并为止;此时得到一个顶点连续、闭合的多边形polygon,该多边形用顺序的点序列组合来描述:P={p1,p2,p3……pn},n=1,2,3,4,……的自然数;该步骤不对BIM的几何对象结构、数量进行修改,仅是进行了几何表达的改变,使原来通过三角网表达,现在通过多边形坐标串来表达。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语义保留操作具体为按照已经定义好的表结构,将BIM数据的语义属性,直接作为表结构中对应的字段的值进行输入,实现BIM语义数据的完整保留。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坐标转换是指将BIM采用的局部坐标系转换为地理空间坐标。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坐标转换的步骤为:
将BIM采用的局部坐标系用(X,Y,Z)表示,将其转换为地理空间坐标系用(B,L,H)表示,两者之间的转换公式如下:
其中:B为大地纬度,L为大地经度,H为大地高,N为常数,e为自然常数。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通过空间语义数据库,可以实现BIM无损进入GIS应用:GIS用户通过访问空间语义数据库,一方面可以实现对库内单个或者多个BIM模型的空间查询检索,一方面还可以进行语义级别的搜索挖掘,对库内单个或多个BIM对象的属性进行语义关联搜索;从而实现BIM数据从可视化应用领域到智能分析领域的拓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瑞数创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未经泰瑞数创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07765.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