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变焦虹膜识别镜头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707554.0 | 申请日: | 2020-07-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6829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1 |
| 发明(设计)人: | 于雪莲;罗如芝;潘立辉;宋良峰;吴佳哲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2B15/14 | 分类号: | G02B15/14;G06K9/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5000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变焦 虹膜 识别 镜头 | ||
1.一种变焦虹膜识别镜头,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透镜组为具有正光焦度的前固定组,由3个透镜组成;
第二透镜组为具有负光焦度的变倍组,由3个透镜组成;
第三透镜组为具有正光焦度的补偿组,由3个透镜组成;
第四透镜组为具有正光焦度的后固定组,由5透镜组成;
14个透镜共25个面均为球面,共光轴;
光阑位于补偿组与后固定组之间;
并且,所述变焦虹膜识别镜头结构满足如下关系式:
3.6435<TL/f<10.9304,其中,TL为所述变焦虹膜识别镜头的光学总长,f为所述变焦虹膜识别镜头的有效焦距;
所述的前固定组与所述后固定组位置相对固定,通过所述变倍组沿光轴的移动实现变焦,通过所述补偿组沿光轴的移动来补偿所述变倍组移动引起的像面漂移,保证整个变焦过程像面保持不变,即所述变焦虹膜识别镜头光学总长保持不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焦虹膜识别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固定组从物方到像方依次包括第一透镜、第二透镜和第三透镜;所述第一透镜与第二透镜胶合,其组合的有效焦距为fL12;所述第三透镜的有效焦距为fL3;
并且,fL12和fL3,满足如下关系式:
7.324<fL12/f<21.972,
5.008<fL3/f<15.024,
其中,f为所述变焦虹膜识别镜头的有效焦距。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焦虹膜识别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变倍组从物方到像方依次包括第四透镜、第五透镜和第六透镜;所述第四透镜的有效焦距为fL4;所述第五透镜的有效焦距为fL5;所述第六透镜的有效焦距为fL6;
并且,fL4、fL5和fL6,满足如下关系式:
-7.528<fL4/f<-2.509,
-3.063<fL5/f<-1.021,
112.690<fL6/f<338.070,
其中,f为所述变焦虹膜识别镜头的有效焦距。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焦虹膜识别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补偿组从物方到像方依次包括第七透镜、第八透镜和第九透镜;所述第七透镜的有效焦距为fL7;所述第八透镜与第九透镜胶合,其组合的有效焦距为fL89;
并且,fL7和fL89,满足如下关系式:
17.061<fL7/f<51.183,
1.377<fL89/f<4.131,
其中,f为所述变焦虹膜识别镜头的有效焦距。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焦虹膜识别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后固定组从物方到像方依次包括第十透镜、第十一透镜、第十二透镜、第十三透镜和第十四透镜;所述第十透镜与第十一透镜胶合,其组合的有效焦距为fL1011;所述第十二透镜的有效焦距为fL12;所述第十三透镜的有效焦距为fL13;所述第十四透镜的有效焦距为fL14;
并且,fL1011,fL12,fL13和fL14,满足如下关系式:
-1.014<fL1011/f<-0.338,
0.747<fL12/f<2.242,
0.787<fL13/f<2.361,
0.828<fL14/f<2.484,
其中,f为所述变焦虹膜识别镜头的有效焦距。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理工大学,未经哈尔滨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07554.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