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减弱电磁辐射与对有害气体光催化的高强石膏基墙体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010706879.7 申请日: 2020-07-21
公开(公告)号: CN111848084A 公开(公告)日: 2020-10-30
发明(设计)人: 李晓东;杨林;宋子阳;闫胤积;杨欢;弓耀云;任杰;闫鹏亮;马广田;王文辉;陈艺萌 申请(专利权)人: 兰州理工大学
主分类号: C04B28/14 分类号: C04B28/14;C04B18/08;C04B18/14;C04B14/30;C04B14/02
代理公司: 兰州振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2102 代理人: 董斌
地址: 730050 甘肃*** 国省代码: 甘肃;6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减弱 电磁辐射 有害 气体 光催化 高强 石膏 墙体
【说明书】:

一种减弱电磁辐射与对有害气体光催化的高强石膏基墙体,墙体分为外表层与主墙体层两层墙体,外表层对电磁波有反射作用,将一部分电磁波反射出去,达到减弱电磁波的辐射,主墙体层,对电磁波有一定的吸收作用,墙体含有的二氧化钛在紫外灯照射时可对甲醛等有害气体光催化,制作墙体需要的材料有:水、高强石膏、粉煤灰、矿渣、亚麻纤维、防水剂、缓凝剂、碱性激发剂、二氧化钛、碳纳米管、氢氧化钠、铁氧体。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建筑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墙体材料。

背景技术

如今新房装修会有甲醛等有害气体,室内甲醛浓度单靠自然通风消散的速度很慢,等待甲醛消散的时间有些漫长,这影响人们的便捷居住,提前搬入含有甲醛的室内,会有致癌风险,我们需要解决有害气体污染的问题,房屋实现早日安全的居住,给人们一个安全的室内环境,研究一种能吸收室内有害气体的墙体,是有意义的。5G网络的到来,人们越来越关注电磁波对人的影响,5G的基站密度很高,对基站附近的住户的老人与小孩体质没有成年人强壮,在5G基站附近生活时,相对于成年人更容易受到影响,这引起人们的恐慌,开发一种能减弱电磁波对人影响的墙体有意的。墙体随时间的推移,颜色会变化影响美观,一种不会掉色的墙体,是人们需求的。目前市场中有可吸收有害气体的墙体还有减弱电磁辐射的墙体,但墙体不具有多功能的特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使墙体实现减弱电磁辐射与可吸收有害气体的功能。

本发明是一种减弱电磁辐射与对有害气体光催化的高强石膏基墙体,墙体外表层1-3成分为含有水、高强石膏、粉煤灰、矿渣、亚麻纤维、防水剂、缓凝剂、碱性激发剂、氢氧化钠和纳米二氧化钛,纳米二氧化钛掺量为5%,墙体外表层1-3厚度为墙体总厚度的15%;主墙体层1-2含有水、高强石膏、粉煤灰、矿渣、亚麻纤维、防水剂、缓凝剂、碱性激发剂、氢氧化钠、纳米二氧化钛、铁氧体和碳纳米管,纳米二氧化钛掺量为2%左右,墙体层1-2厚度为墙体厚度的85%,主墙体层1-2中纳米二氧化钛与铁氧体形成混合物、碳纳米管与铁氧体形成混合物,外表层墙体1-3与主墙体1-2,联合形成了外表层1-3反射电磁波、主墙体1-2吸收电磁波的有效减弱电磁墙体构造。

本发明的有益之处为:(1)墙体(1-1)使用了废物再利用材料,诸如高强石膏、粉煤灰和矿渣等工业废渣,使废物可以再为人们利用,达到节能环保的目的;(2)墙体(1-1)能够降解装修时产生的甲醛等有毒有害气体,创造更绿色健康的环境。(3)主墙体层(1-2)掺入铁氧体、碳纳米管、纳米二氧化钛的混合物,而表面只掺入纳米二氧化钛,满足对有害气体光催化、与吸波功能的同时,而又减少了材料的浪费;(4)墙体(1-1)具有对有害气体光催化、减弱电磁波辐射等多种使用功能,可同时满足人们对墙体的多种需求。(5)纳米二氧化钛是最白的物质,墙面有纳米二氧化钛,不会掉色影响美观。

附图说明

图1为墙体立体图;图2为墙体侧视图;图3为墙体减弱电磁辐射示意图;图4为墙体对有害气体光催化示意图。附图标记及对应名称为:墙体1-1,主墙体层1-2,墙体外表层1-3,电磁辐射3-1,有害气体分子4-1,活性氧与OH自由基4-2,光源4-3。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是一种减弱电磁辐射与对有害气体光催化的高强石膏基墙体,墙体外表层1-3成分为含有水、高强石膏、粉煤灰、矿渣、亚麻纤维、防水剂、缓凝剂、碱性激发剂、氢氧化钠和纳米二氧化钛,纳米二氧化钛掺量为5%,墙体外表层1-3厚度为墙体总厚度的15%;主墙体层1-2含有水、高强石膏、粉煤灰、矿渣、亚麻纤维、防水剂、缓凝剂、碱性激发剂、氢氧化钠、纳米二氧化钛、铁氧体和碳纳米管,纳米二氧化钛掺量为2%左右,墙体层1-2厚度为墙体厚度的85%,主墙体层1-2中纳米二氧化钛与铁氧体形成混合物、碳纳米管与铁氧体形成混合物,外表层墙体1-3与主墙体1-2,联合形成了外表层1-3反射电磁波、主墙体1-2吸收电磁波的有效减弱电磁墙体构造。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兰州理工大学,未经兰州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0687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