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腐蚀抗冲击吊顶板材的热转印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705769.9 | 申请日: | 2020-07-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9376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8 |
| 发明(设计)人: | 马超;俞哲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森杰集成吊顶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41F16/00 | 分类号: | B41F16/00 |
| 代理公司: | 嘉兴海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51 | 代理人: | 柳伟华 |
| 地址: | 314400 浙江省嘉***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腐蚀 冲击 吊顶 板材 热转印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耐腐蚀抗冲击吊顶板材的热转印装置,包括支脚、底板、滑杆和密封盖,所述支脚的上方设置有底板,且底板的上方固定连接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的左侧连接有弹簧杆,且弹簧杆的左侧连接有运动杆,并且运动杆的左侧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第二电机输出端连接有螺纹杆,且螺纹杆前方设置有螺母,所述螺母左侧连接有连接板,且连接板下方安装有散热片,所述滑杆下方贯穿连通板和密封盖,且滑杆外侧设置有固定柱,所述滑杆下方固定连接有导热槽,且导热槽下方连接有电热板。该耐腐蚀抗冲击吊顶板材的热转印装置,可以避免转印后出现色差,方便转印后对基质进行冷却作用,使转印过程中基质和电热板更加稳定,进而满足使用者的需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铝板热转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耐腐蚀抗冲击吊顶板材的热转印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热转印技术被应用于各个方面,包括服饰、生活用具以及装饰装修等,与此同时市面上也出现了各种类型的热转印设备,并广泛运用于生产生活中。
就现有的铝热转印装置来说,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的,比如有的热转印装置在转印过程中设备不够稳定造成花色图案不齐,有的热转印装置在完成转印后容易出现色差,有的热转印装置在转印完成后基质冷却慢,无法满足活动者的使用需求,针对上述问题,在原有的铝热转印装置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耐腐蚀抗冲击吊顶板材的热转印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有的热转印装置转印完成后花色图案不齐,有的热转印装置在完成转印后容易出现色差,有的热转印装置在转印完成后基质冷却慢从而无法满足使用者的使用需求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耐腐蚀抗冲击吊顶板材的热转印装置,包括支脚、底板、滑杆和密封盖,所述支脚的上方设置有底板,且底板的上方固定连接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的左侧连接有弹簧杆,且弹簧杆的左侧连接有运动杆,并且运动杆的左侧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密封盖内侧后方设置有放置板,且放置板上方安装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输出端连接有螺纹杆,且螺纹杆前方设置有螺母,所述螺母左侧连接有连接板,且连接板下方安装有散热片,所述底板上方安装有立板,且立板外侧设置有连通板,所述滑杆下方贯穿连通板和密封盖,且滑杆外侧设置有固定柱,所述滑杆下方固定连接有导热槽,且导热槽下方连接有电热板,所述导热槽的外侧设置有螺丝,且螺丝左侧连接有螺帽,并且导热槽外侧连接有热印膜,所述立板上设置有放置板,且放置板上方安装有第一电机,并且第一电机右侧连接有转盘。
优选的,所述弹簧杆、定位块、运动杆和限位块共同组成左右伸缩结构,且该结构关于底板中轴对称设置有2组。
优选的,所述螺母、螺纹杆通过第二电机构成滑动结构,且该滑动结构关于底板中轴左右对称设置,并且螺母与连接板的连接方式为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导热槽呈“回”字形结构,且导热槽与电热板构成卡合结构,并且导热槽通过螺丝和螺帽与热印膜构成固定结构。
优选的,所述滑杆、连通板和固定柱组成“丰”字形结构,且滑杆与连通板构成滑动连接,并且滑杆与固定柱的连接方式为卡合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转盘呈“s”形结构,且转盘与固定柱构成滑动结构,并且固定柱与滑杆的连接方式为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耐腐蚀抗冲击吊顶板材的热转印装置,
1、设置有电热板和密封盖,电热板内部均匀分布有电热丝,可以使转印时受热更加均匀,密封盖与滑杆、滑杆与固定柱、第一电机与转均为固定连接,且固定柱与转盘构成滑动结构,方便第一电机旋转带动转盘旋转,同时转盘带动固定柱运动,进而固定柱可以带动滑杆上下运动,滑杆带动密封盖运动,从而在转印时密封盖可以覆盖于底板之上,防止热量散失,使受热更加均匀,避免出现色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森杰集成吊顶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森杰集成吊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0576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干扰磁场下电机正弦误差的出力补偿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污泥压榨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