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市政工程基坑安全防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0704779.0 | 申请日: | 2020-07-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9362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0 |
发明(设计)人: | 徐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千筱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B9/02 | 分类号: | B66B9/02;B66B11/00;B66B11/02;B66B11/04;B66B7/02;B66B5/02;E04G21/32;E02D1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温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市政工程 基坑 安全 防护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市政工程基坑安全防护装置,包括下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体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有若干个中壳体,所述中壳体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有上壳体,所述上壳体的顶部通过焊接固定有升降电机,所述升降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活动连接有丝杆,所述丝杆穿过上壳体、中壳体和下壳体的内壁,且丝杆的一端与下壳体的底部内壁相接触,所述丝杆的外部通过滚珠螺母副活动连接有脚踏板,所述上壳体的顶部内壁与下壳体的底部内壁之间连接有导轨,所述导轨与脚踏板滑动配合,所述上壳体的一侧开设有缺口,且缺口处设置有第一逃生门,所述下壳体的横截面为C型,所述下壳体为中空结构,本发明,具有安全性能好和撤离迅速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市政工程技术领域,具体为市政工程基坑安全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深基坑建设是城市化基础建设的重要一环。当前,城市化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城市人口越来越多,市政工程的复杂性和难度进一步上升。提升建筑施工的安全性已经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由于各种恶劣天气的影响,基坑建设可能面临因为恶劣的突发情况,如土质松动、地震带来的诸多问题,造成基坑发生崩塌,而当事故发生时如果里面有工作人员,则会对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造成危害。因此,设计安全性能好和撤离迅速的市政工程基坑安全防护装置是很有必要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市政工程基坑安全防护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市政工程基坑安全防护装置,包括下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体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有若干个中壳体,所述中壳体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有上壳体,所述上壳体的顶部通过焊接固定有升降电机,所述升降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活动连接有丝杆,所述丝杆穿过上壳体、中壳体和下壳体的内壁,且丝杆的一端与下壳体的底部内壁相接触,所述丝杆的外部通过滚珠螺母副活动连接有脚踏板,所述上壳体的顶部内壁与下壳体的底部内壁之间连接有导轨,所述导轨与脚踏板滑动配合,当发生事故时,人员向中间聚拢到下壳体的四周,进入下壳体内部并踩在脚踏板上,此时开启升降电机,其输出轴带动丝杆转动,并带动脚踏板上升,将人员由下而上经过中壳体和上壳体到达地面层,可以在基坑发生塌方、地震等自然灾害时使得人员能够进入其中,快速抬升,避免遭受困在坑里的危险境地。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上壳体的一侧开设有缺口,且缺口处设置有第一逃生门,当人员运送到上壳体后,打开第一逃生门,内部人员从上壳体的内部走出,方便人员的撤离。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下壳体的横截面为C型,所述下壳体为中空结构,所述下壳体内均匀活动插接有封闭挡板,所述封闭挡板的一侧均匀开设有轮齿,所述封闭挡板的一侧设置有非接触式感应器,所述下壳体的两侧对应设置有保护壳,所述下壳体的两侧对应安装有平移电机,所述平移电机设置在保护壳的内部,所述平移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活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外部套接有齿轮,所述齿轮与轮齿相互啮合,当人员准备进入时,非接触式传感器感知到人员的身高,并且根据身高来控制相应数量的平移电机输出轴工作,并带动齿轮转动使得封闭挡板在下壳体内滑动,入口打开并且人员快速进入,可以根据人的身高打开不同数量的封闭挡板,最大程度的避免大门开启导致的塌方石子落入内部的问题,保护内部滞留人员的安全。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脚踏板的顶部安装有扶手套,所述脚踏板的数量为多个,且堆叠在下壳体的内部,所述扶手套为柔性伸缩结构,当第一个人进入时,最顶部的脚踏板向上运动,此时下方的扶手套由折叠状变成展开状,便于在上升时人能够有扶持的地方。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扶手套的中部开设有通孔,且通孔的内部设置有滚珠螺母分体套,所述滚珠螺母分体套为两个半圆的环形结构拼合而成,两个所述滚珠螺母分体套之间连接有接合装置,当人员踩踏在脚踏板上方时,两个滚珠螺母分体套通过接合装置相互接合,脚踏板会随着丝杆的转动而上升,当无人踩踏时,两个滚珠螺母分体套相互分开,此时脚踏板不会随着丝杆的转动而上升,便于实现人员的有序上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千筱建设有限公司,未经温州千筱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0477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