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仿形旋轮的管件局部圆弧形豁口的非对称旋压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703887.6 | 申请日: | 2020-07-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8151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18 |
| 发明(设计)人: | 贾震;王轩;晏冰;韩志仁;刘宝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6F30/15 | 分类号: | G06F30/15;G06F30/17;G06F30/23;B21D22/14 |
| 代理公司: | 沈阳东大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1109 | 代理人: | 李在川 |
| 地址: | 110136 辽宁省沈***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仿形旋轮 局部 圆弧 豁口 对称 方法 | ||
1.一种基于仿形旋轮的管件局部圆弧形豁口的非对称旋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根据预成形豁口的深度H、宽度l选择加工时所用仿形旋轮的半径r,轴向宽度l;
步骤2:求解仿形旋轮加工时的非轴对称旋压变形路径方程,得到单一道次仿形旋轮在每一时刻的下压量;
步骤3:通过设置需要加工的总道次数、仿形旋轮的相对进给率,以及仿形旋轮的最大轨迹曲率半径,根据非轴对称旋压变形路径方程,计算得到仿形旋轮在所有道次下每一时刻的下压量;
步骤4:根据所有道次下每一时刻的下压量编写数控代码程序,即可通过数控系统加工出预成形豁口;
所述步骤2包括:
步骤2.1:定义圆柱形被旋压管件截面圆的圆心为C点,截面圆的半径为a;
步骤2.2:计算当前道次下仿形旋轮的下压量,包括:
步骤2.2.1:定义当前道次下仿形旋轮轨迹的曲率半径为R,仿形旋轮轨迹的圆心为O点,仿形旋轮在当前道次下第一次与被旋压管件接触时,定义为当前道次下的起始时刻,即t=0,在t=0时刻,被旋压管件开始产生第一个形变点B0点,仿形旋轮在t=0时刻时的截面圆圆心记为A0点,仿形旋轮在第t时刻的截面圆圆心记为At点,则当前道次下被旋压管件截面圆的圆心C与仿形旋轮截面圆的圆心A0的距离为S,利用公式(1)、公式(2)分别计算∠B0OC的余弦值,令则表示为:
式中,L表示当前道次下仿形旋轮轨迹圆圆心O与被旋压管件截面圆圆心C的距离;
步骤2.2.2:联立公式(1)~公式(2)求解S,则S表示为:
步骤2.2.3:定义当前道次下仿形旋轮的截面圆圆心A0、被旋压管件截面圆圆心C与仿形旋轮轨迹圆圆心O组成的角为∠A0CO,角∠A0CO的补角记为将S带入公式(4)求解
步骤2.2.4:以被旋压管件为参照物,定义当前道次下仿形旋轮在t时间段内旋转的相对角度值为θ,将公式(4)求解的带入公式(5),则θ表示为:
式中,w表示被旋压管的旋转角速度,t表示时间;
步骤2.2.5:定义当前道次下t时刻的仿形旋轮与被旋压管件的接触点为Bt点,Bt点与C点的距离记为S1,利用公式(7)求解角θ的余弦值;
步骤2.2.6:将公式(6)求解的θ带入公式(7)求解S1,
步骤2.2.7:将公式(8)求解出来的S1带入公式(9),即可得到单一道次仿形旋轮在每一时刻的下压量Δ,则非轴对称旋压变形路径方程f(t)如公式(10)所示,
Δ=S1-a (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航空航天大学,未经沈阳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03887.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