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茶树二氢黄酮醇4-还原酶蛋白抗原多肽及其抗体、检测试剂盒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010703443.2 | 申请日: | 2020-07-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9062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9 |
发明(设计)人: | 陈忠正;黄秋灿;张雪;施婧;李斌;张媛媛;林晓蓉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9/04 | 分类号: | C12N9/04;C12N5/20;C07K16/40;G01N33/577;G01N33/573;C12R1/91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瞿晓晶 |
地址: | 5106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茶树 黄酮 还原酶 蛋白 抗原 多肽 及其 抗体 检测 试剂盒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了茶树二氢黄酮醇4‑还原酶蛋白抗原多肽及其抗体、检测试剂盒和应用,属于蛋白质检测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了茶树二氢黄酮醇4‑还原酶蛋白抗原多肽,其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本发明一种茶树二氢黄酮醇4‑还原酶蛋白的免疫抗原,是将所述多肽与载体蛋白通过酰胺键偶联得到。由所述免疫抗原免疫动物产生抗茶树二氢黄酮醇4‑还原酶蛋白抗原的抗体。本发明还提供了基于免疫反应技术的茶树二氢黄酮醇4‑还原酶检测试剂盒,包括所述检测抗原和/或所述抗体。本发明制备DFR抗体不仅可以为该蛋白的功能研究奠定基础,同时对茶树体内后续开展类黄酮等物质代谢相关研究具有积极的参考意义。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蛋白质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茶树二氢黄酮醇4-还原酶蛋白抗原多肽及其抗体、检测试剂盒和应用。
背景技术
二氢黄酮醇4-还原酶(dihydroflavonol 4-reductase,DFR),属于单基因编码或小基因家族,是具有NADPH依赖性的短链还原酶。DFR编码的蛋白存在一个与NADPH结合的结合区,还存在一个在DFR编码蛋白的132~157位氨基酸附近大小为25个氨基酸组成的结构域。DFR作为类黄酮生物合成代谢途径的结构酶之一,可分别催化二氢堪非醇(dihydrokaempferol,DHK)、二氢栎皮黄酮(dihydroquercetin,DHQ)、二氢杨梅黄酮(dihydromyricetin,DHM)、生成无色花葵素(leucopelargonidin)、无色花青素(leucocyanidin)和无色翠雀素(leucodelphinidin),然后这些无色花青素在花色素苷合成酶(anthocyanin synthase,ANS)和类黄酮3-O-糖基转移酶(flavonoid 3-O-glucosyltransferase,3GT)的作用下合成各种花青素。无色花青素又可分别在无色花青素还原酶(LAR)以及花青素合成酶(ANS)、花青素还原酶(ANR)的作用下合成4种简单儿茶素单体,因此,DFR不仅是植物体内花青素合成的关键酶,还对植物体内儿茶素合成积累起到关键调节作用。而茶树中花青素和儿茶素等类黄酮物质含量会因生长条件、品种及组织部位的不同而存在差异,这可能是由于DFR酶基因表达的差异,也可能是DFR蛋白表达上的差异。
从蛋白质表达水平上对后续研究和解释不同茶树品种,或者茶树不同组织、部位花青素和儿茶素等含量的差异有着重要的价值。然而,目前关于DFR蛋白水平上的研究仍然有限,并且没有针对DFR的商业化抗体出售,也不能检测其在蛋白水平上的表达情况,无法在蛋白表达水平上揭示DFR对茶树不同品种,不同组织、部位花青素和儿茶素等物质合成的调控作用。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茶树二氢黄酮醇4-还原酶蛋白抗原多肽及其抗体和应用,为在蛋白质表达水平上检测茶树二氢黄酮醇4-还原酶提供有效的检测物质。
本发明还在于提供一种茶树二氢黄酮醇4-还原酶的检测试剂盒,实现商品化快速检测的目的。
本发明提供了茶树二氢黄酮醇4-还原酶蛋白抗原多肽,所述多肽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茶树二氢黄酮醇4-还原酶蛋白的免疫抗原,所述免疫抗原为将所述多肽与载体蛋白通过酰胺键偶联得到;
所述载体蛋白包括卵清蛋白或血蓝蛋白。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茶树二氢黄酮醇4-还原酶蛋白的检测抗原,所述检测抗原为将所述多肽与载体蛋白通过酰胺键偶联得到;
所述载体蛋白包括牛血清白蛋白。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抗茶树二氢黄酮醇4-还原酶蛋白抗原的抗体,由所述免疫抗原免疫动物产生的抗体,效价不低于:80000。
优选的,所述抗体包括单克隆抗体和多克隆抗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分泌所述抗体的杂交瘤细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农业大学,未经华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0344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