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宽带卫星通信载波监视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703424.X | 申请日: | 2020-07-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8725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7 |
| 发明(设计)人: | 林荣鼎;荣华;周祥;吴宇铧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七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H04B7/185 | 分类号: | H04B7/185 |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张金福 |
| 地址: | 510310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宽带 卫星通信 载波 监视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宽带卫星通信载波监视系统,包括射频通道单元、频合本振单元、参考时钟单元、通用数字处理单元、综合数据处理单元;所述射频通道单元、频合本振单元、参考时钟单元、通用数字处理单元、综合数据处理单元之间通过总线互连;其中射频通道单元包括输入端接卫星通信链路中L、C频段的相关节点,输出端接通用数字处理单元的1MHz~6GHz接收通道;输入端接卫星通信链路中Ku频段的相关节点,输出端接1MHz~6GHz接收通道的6GHz~18GHz变频模块;输入端接卫星通信链路中Ka频段的相关节点,输出端接6GHz~18GHz变频模块的18GHz~40GHz变频模块。该监视系统的工作频率可达1MHz~40GHz,实现了卫星载波信号频段的全覆盖。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卫星通信技术领域,更具体的,涉及一种超宽带卫星通信载波监视系统。
背景技术
卫星通信系统作为国家重要基础设施,应用逐渐广泛和深入,在国家军事和国民经济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近年来,随着卫星资源数量及种类的不断扩展,用频设备日益增多,电磁环境越趋复杂,卫星通信系统受扰现象日益增多,在实际任务运行过程中,已造成设备接收信噪比下降等影响系统正常运行的风险。
现有对卫星转发器上、下行链路载波信号的监视通过使用频谱仪接入的方式来实现。在发现通信过程中误码率变高或者通信受影响时,再接入频谱仪观察载波频谱情况,通过人工切换接入位置来分析定位可能的故障原因。
现有技术一,使用频谱仪作为监视设备只能是一种事后的故障分析手段,不能应用于实时的载波信号异常自动发现。同时宽带频谱仪还存在成本高、扩展性差,应用软件的可定制化能力差的缺点。
现有技术二,在卫星下行链路下变频之后接入专用频段的载波信号监视设备进行监视,如图1所示。可实时轮询监视多个转发器的载波变化情况,并能够根据设定的告警策略自动进行载波信号异常判断和告警提示。
但由于采用了专用频段的载波信号监视设备,频段覆盖有限,只能针对特定频段的节点进行监视,无法全面监视卫星上、下行链路各节点的载波信号,故障定位能力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的载波监视系统不能有效的对卫星通信地面站上下行链路中各个节点进行自动化在线实时监视的问题,提供了一种超宽带卫星通信载波监视系统,该监视系统的工作频率范围最大可达1MHz~40GHz,大大拓宽了现有载波监视系统的工作频率范围,实现了卫星载波信号频段的全覆盖。
为实现上述本发明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超宽带卫星通信载波监视系统,包括射频通道单元、频合本振单元、参考时钟单元、通用数字处理单元、综合数据处理单元;所述射频通道单元、频合本振单元、参考时钟单元、通用数字处理单元、综合数据处理单元之间通过总线互连,完成数字信息交互;所述的射频通道单元设有射频接口,用于接收卫星通信链路中的相关节点信息;所述的综合数据处理单元设有接口,实现和外设之间的信息交互;
所述的射频通道单元包括1MHz~6GHz接收通道,6GHz~18GHz变频模块、18GHz~40GHz变频模块;
所述的1MHz~6GHz接收通道,其输入端接卫星通信链路中L、C频段的相关节点,输出端接通用数字处理单元;
所述的6GHz~18GHz变频模块,其输入端接卫星通信链路中Ku频段的相关节点,输出端接1MHz~6GHz接收通道,用于将6GHz~18GHz频段的信号下变频为1MHz~6GHz频段的信号,并将该信号输入1MHz~6GHz接收通道;
所述的18GHz~40GHz变频模块,其输入端接卫星通信链路中Ka频段的相关节点,输出端接6GHz~18GHz变频模块,用于将18GHz~40GHz频段的信号下变频为6GHz~18GHz频段的信号,并将该信号输入6GHz~18GHz变频模块。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七研究所,未经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七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0342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特异性抗体
- 下一篇:一种基于堆栈降噪自编码器的图书推荐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