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控制热轧低碳软钢表面生成亮带及附加浪形的方法及辊系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702074.5 | 申请日: | 2020-07-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9076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8 |
| 发明(设计)人: | 刘洋;王成;田军利;何金平;余晓龙;刘永前;谭佳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钢铁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1B37/30 | 分类号: | B21B37/30;B21B37/00;B21B27/02 |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赵龙骧;冯超 |
| 地址: | 430083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控制 热轧 软钢 表面 生成 附加 方法 装置 | ||
1.一种控制热轧低碳软钢表面生成亮带及附加浪形的方法,该方法为热轧低碳软钢生产过程中对精轧过程和卷取过程的优化,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分为三个阶段,分别为精轧过程中的精轧带钢凸度及楔形优化阶段和精轧带钢对称性优化阶段;卷取过程中的带钢与辊系接触优化阶段;其中,
1)精轧带钢凸度及楔形优化阶段:
带钢凸度C40≤30μm,楔形W40≤20μm;
2)精轧带钢对称性优化阶段
精轧F1~F4机架的传动侧与操作侧之间刚度差≤5%,控制带钢中心线偏差≤10mm;
3)卷取带钢与辊系接触优化阶段
卷取单位张力为Tu=20~30MPa,夹送辊压力PPR≤30KN,助卷辊压力PWR≤120KN,卸卷小车升降台压力PSC≤100bar;
同时,通过对辊系装置各个辊的辊型进行优化使带钢与辊系的接触区宽度≥60%×板宽;其中,所述辊系装置包括卷取机夹送辊组、卷取机助卷辊组、卸卷小车升降台托辊组和质检取样站地辊组;且四个辊组的各辊均为旋转体,其中,所述卷取机夹送辊组包括上夹送辊和下夹送辊,
上夹送辊的辊型曲线满足四次函数曲线:
y(x)=-2.45×10-21x4+8.13×10-10x2+449950;
下夹送辊的辊型曲线满足四次函数曲线:
y(x)=-1.35×10-21x4+5.37×10-10x2+249950;
所述卷取机助卷辊组的辊型曲线满足二次函数曲线:
y(x)=6.17×10-11x2+189950;
所述卸卷小车升降台托辊组的辊型曲线满足二次函数曲线:
y(x)=6.17×10-9x2+145000;
所述质检取样站地辊组的辊型曲线满足二次函数曲线:
y(x)=6.17×10-9x2+175000;
式中,x和y(x)分别为辊型曲线上的点在自定义坐标系中的横坐标和纵坐标,单位为μm,自定义坐标系为以各辊几何中心为坐标原点的直角坐标系,其横轴沿辊的轴线方向,纵轴沿辊的径向方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控制热轧低碳软钢表面生成亮带及附加浪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精轧带钢凸度及楔形优化阶段中:带钢凸度C40≤25μm,楔形W40≤15μ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控制热轧低碳软钢表面生成亮带及附加浪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卷取带钢与辊系接触优化阶段中,卷取单位张力为Tu=20~25MPa,夹送辊压力PPR≤20KN,助卷辊压力PWR≤90KN,卸卷小车升降台压力PSC≤80bar。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钢铁有限公司,未经武汉钢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02074.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