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物流托盘的配方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701822.8 | 申请日: | 2020-07-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2559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3 |
| 发明(设计)人: | 孙叶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上南复盘物流设备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8L23/12 | 分类号: | C08L23/12;C08L23/06;C08K3/30;C08K3/24;C08J7/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00120 上海市浦东***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物流 托盘 配方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物流托盘的配方,所述物流托盘由以下成分组成为88.2%的PP(聚丙烯),2.0%~5.0%的HDPE(热熔性树脂),0.10%~0.30%的消泡剂,0.10~5.0%POE(热塑性弹性体)、1.8%的色母和0.10~1.6%的30%氢氧化钠溶液和0.10~4.6%的脱脂混合溶液。该新型物流托盘的配方通过加入脱脂混合溶液在配方的原料中进行混合,有效的提高了制得物流托盘的表面能量,避免出现胶结效果差的现象,并且对物流托盘进行浸泡处理,进一步提升物流托盘的表面能量和光滑度,该配方整体便于自动化实施,可有效减少胶结效果差对物流造成的损失。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物流托盘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物流托盘的配方。
背景技术
托盘是使静态货物转变为动态货物的媒介物,一种载货平台,而且是活动的平台,或者说是可移动的地面。即使放在地面上失去灵活性的货物,一经装上托盘便立即获得了活动性,成为灵活的流动货物,因为装在托盘上的货物,在任何时候都处于可以转入运动的准备状态中。这种以托盘为基本工具组成的动态装卸方法,就叫做托盘作业。
托盘作业不仅可以显著提高装卸效果,它的实行,使仓库建筑的形式、船舶的构造、铁路和其他运输方式的装卸设施以及管理组织都发生变化。在货物包装方面,促进了包装规格化和模块化,甚至对装卸以外的一般生产活动方式也都会有显著的影响。随着生产设备越来越精密,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生产的计划性越来越强和管理方式的逐步先进,工序间的搬运和向生产线供给材料和半成品的工作就越发显得重要了,而托盘整体的制作中,最常用的材料为PVC塑料托盘,塑料可分为热塑性塑料和热固性塑料两大类。在通常情况下,热固性塑料要比热塑性塑料容易胶接。但它们的表面能量均低于玻璃、陶瓷、金属等亲水性材料,而且它们表面常会粘附脱模剂或逸出增塑剂,因此不易为胶粘剂所浸润,从而影响胶接强度。因此一般均需对塑料进行表面处理,现有的物流托盘的配方导致了其表面能量低,为此,需要提出一种新型物流托盘的配方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物流托盘的配方,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通常情况下,热固性塑料要比热塑性塑料容易胶接。但它们的表面能量均低于玻璃、陶瓷、金属等亲水性材料,而且它们表面常会粘附脱模剂或逸出增塑剂,因此不易为胶粘剂所浸润,从而影响胶接强度。因此一般均需对塑料进行表面处理,现有的物流托盘的配方导致了其表面能量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1、一种新型物流托盘的配方,所述物流托盘由以下成分组成: 88.2%的PP(聚丙烯),2.0%~5.0%的HDPE(热熔性树脂),0.10%~0.30%的消泡剂,0.10~5.0%POE(热塑性弹性体)、1.8%的色母和0.10~3.0%的30%氢氧化钠溶液和0.10~4.6%的脱脂混合溶液。
其中,具体流程如下:
步骤1,过筛配比,首先将各成分进行过筛,然后将筛选好的各成分进行配比称重。
步骤2,混料搅拌,将配比称重好的原料放入减速搅拌机中,进行搅拌混合,并且在搅拌过程中,对高速搅拌机内部进行加热,加热到所需温度后,氢氧化钠溶液与脱脂混合溶液,并在相应转速作用下,使得各成分混合均匀充分,得到混料;
步骤3,混料静置,将混料静置3h,接着投入冷却机中进行冷却,冷却到所需温度后,得到处理后的混料;
步骤4,混料预加工,将冷却处理后的混料投入锥形双螺杆挤出机中,再以熔体形式挤出得到半熔融状态的塑料管坯;
步骤5,注塑加工,将得到的半熔融状态塑料管坯注入模具中,在此过程中,对模具进行加热,加热温度为300-450度;
步骤6,冷却脱模,停止对模具加热,并对模具的外壳进行降温处理,通过水泵持续喷洒降温用水,冷却10min后,将上压模模具打开,将模具脱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上南复盘物流设备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上南复盘物流设备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0182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