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环糊精单分子胶束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701798.8 | 申请日: | 2020-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1104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4 |
发明(设计)人: | 杨斌;陶丽;徐益鸣;尚同祎;郑国栋;陈晓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医科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G65/28 | 分类号: | C08G65/28;C08B37/16;A61K9/107;A61K47/40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许飞 |
地址: | 511436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环糊精 分子 胶束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环糊精单分子胶束及其制备方法,首先利用环糊精与环氧丙烷反应,得到环糊精接枝聚环氧丙烷;然后环糊精接枝聚环氧丙烷开环缩水甘油,得到环糊精单分子胶束。本发明一些实例的环糊精单分子胶束具有良好的成胶束性能,同时具有良好的生物降解性,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本发明一些实例的制备方法,可以高效地制备得到本发明一些实例的环糊精单分子胶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单分子胶束,特别涉及一种环糊精单分子胶束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基于双亲聚合物的纳米载药系统,一方面能克服抗肿瘤药物毒副作用大、代谢迅速、循环时间短以及难以在肿瘤部位富集等缺点;另一方面还具有较高的结构可修饰性和生物相容性,近年来引起了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但是,目前报道的聚合物纳米运载体系大多是由线性双亲性聚合物通过自组装形成,而这类通过分子间疏水作用力形成的纳米胶束稳定性较差,易受剪切力、稀释作用、温度、pH和盐效应等影响而被破坏,导致药物过早释放,极大的限制了其作用。更加值得注意的是,胶束注射到血液中后将立即受到大量血液的稀释,使得血液中聚合物浓度快速降低到其临界胶束浓度以下,此时胶束也将发生解离。单分子胶束,为单个通过精心设计的双亲性分子形成的胶束,疏水核与亲水壳通过共价键链接,使之具有更高的稳定性,不会因为稀释或是其它环境因素变化发生胶束解体,同时也可根据需要调控胶束尺寸或对其表面功能化,因此,构筑聚合物单分子胶束是解决自组装胶束结构不稳定问题的一个有效途径。
CN107652410A、CN105778021A、CN105273207A、CN105017445A公开了基于自由基聚合策略的环糊精单分子胶束,在抗肿瘤药传递方面表现出应用潜力。考虑到该单分子胶束为双键单体通过自由基聚合制备,其生物降解性必然不足,其生物医学应用必然受限。开发一种生物相容性好且具有良好生物降解性的单分子胶束材料,具有非常实际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至少一个不足,提供一种环糊精单分子胶束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提供:
一种环糊精单分子胶束,其结构通式如式Ⅰ所示:
式中,疏水链段为聚环氧丙烷链段,x=10~10000,y=10~10000,z=10~10000;亲水链段为超支化聚甘油链段,聚合度为10~100000;
在一些实例中,x=20~1000。
在一些实例中,y=20~1000。
在一些实例中,z=20~1000。
在一些实例中,超支化聚甘油链段的聚合度为100~10000。
在一些实例中,x=20~1000,y=20~1000,z=20~1000,超支化聚甘油链段的聚合度为100~10000。
本发明的第二个方面,提供:
一种环糊精单分子胶束,其制备方法包括:
S1)环糊精和环氧丙烷反应,得到环糊精接枝聚环氧丙烷;
S2)环糊精接枝聚环氧丙烷开环缩水甘油,得到环糊精单分子胶束。
在一些实例中,制备环糊精接枝聚环氧丙烷的操作包括:
S11)称取环糊精溶于溶剂中,在强碱为催化剂条件下,控温60~100℃并带压条件下,滴加环氧丙烷;
S12)继续反应结束,无需额外纯化便可得到环糊精接枝聚环氧丙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医科大学,未经广州医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0179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温高热作业防护手套的加工工艺
- 下一篇:一种车轮转角测量装置及运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