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交互式原位缓解人工湿地生物堵塞的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0701699.X | 申请日: | 2020-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7718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4 |
发明(设计)人: | 肖恩荣;林莉莉;吴振斌;陈宇华;鲁汭;荣鹏;李志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2F3/32 | 分类号: | C02F3/32 |
代理公司: | 武汉宇晨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2001 | 代理人: | 王敏锋 |
地址: | 430072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交互式 原位 缓解 人工 湿地 生物 堵塞 方法 装置 | ||
1.一种交互式原位缓解垂直流人工湿地生物堵塞的方法,其步骤如下:其特征在于:
A、在湿地底部的非导电填料层上部填充阳极填料层,阳极填料层中设置阳极集电极;
B、在阳极填料层上方填充非导电填料隔离层,该层为阳极填料层和阴极填料层间的分隔器;
C、在非导电填料隔离层上部填充阴极填料层,在阴极填料层中设置阴极集电极,阴极填料层和阴极集电极的上表面暴露于空气中,阴极填料层中种植湿地植物;
D、阳极集电极和阴极集电极通过导线和负载或外电源连接;
E、在连接导线中设置开关,形成外电源、内部产电和开路三种模式;与外电源相连的开关闭合时,形成外电源模式;与外部负载相连的开关闭合时,形成内部产电模式;断开开关时,形成开路模式;
F、人工湿地运行过程中出现过滤速率降低、孔隙率降低堵塞症状,将开关调节到内部产电模式;堵塞程度较严重,将开关调节到外电源模式,并通过调节外加电源大小,强化分散并降解胞外聚合物;孔隙率和过滤速率逐渐恢复后,将开关调节到内部产电模式,维持弱电场环境,在降解胞外聚合物同时回收电能;孔隙率和过滤速率完全恢复后;维持在内部产电模式,调节成开路模式;
其中,所述的非导电填料层厚度为20-40cm;阳极填料层厚度为30-50cm;非导电填料隔离层厚度为20-30cm;阴极填料层厚度为20-30cm。
2.一种交互式原位缓解人工湿地生物堵塞的装置,该装置包括非导电填料层(1)、阳极填料层(2)、非导电填料隔离层(3)、阴极填料层(4),其特征在于:阳极填料层(2)分别与非导电填料层(1)、非导电填料隔离层(3)相连,阴极填料层(4)与非导电填料隔离层(3)相连,在阴极填料层(4)中种植湿地植物(5),在阳极填料层(2)和阴极填料层(4)中分别设置阳极集电极(6)和阴极集电极(7),阳极集电极(6)通过导线(8)、负载(9)或外电源(10)与阴极集电极(7)连接,在导线(8)和负载(9)或外电源(10)间设置开关(11),调节开关(11)将导线(8)和负载(9 )连接时形成内部产电模式(12),将导线(8)和外电源(10 )连接时形成外部电源模式(13),开关断开时形成开路模式(14);所述的人工湿地水流方向为垂直流或水平流;
所述的人工湿地的填料厚度范围为90-150cm;
其中,阴极填料层(4)和阴极集电极(7)的上表面暴露于空气中;
其中,所述的非导电填料层(1)厚度为20-40cm;阳极填料层(2)厚度为30-50cm;非导电填料隔离层(3)厚度为20-30cm;阴极填料层(4)厚度为20-30c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交互式原位缓解人工湿地生物堵塞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阳极填料层(2)和阴极填料层(4)内填料为颗粒活性炭或石墨颗粒,颗粒活性炭和石墨颗粒的粒径为1-5mm。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交互式原位缓解人工湿地生物堵塞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阳极集电极(6)和阴极集电极(7)为石墨毡、石墨棒或不锈钢网。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交互式原位缓解人工湿地生物堵塞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非导电填料层(1)、非导电填料隔离层(3)中的填料为砾石、砂石、无烟煤、生物陶粒中的一种或二至四种中的任意组合。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交互式原位缓解人工湿地生物堵塞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湿地植物(5)为美人蕉、风车草、芦苇、芦竹、水甜茅、大米草中的一种或二至六种的任意组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01699.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