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线束导通测试合格印章打印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701338.5 | 申请日: | 2020-07-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3099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2 |
| 发明(设计)人: | 张平;张婉茹;韩彦亮;许婷婷;顾伟华;刘苏苏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友星线束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41K3/00 | 分类号: | B41K3/00;B41K3/62;B41K3/64 |
| 代理公司: | 南京钟山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52 | 代理人: | 陈亮亮 |
| 地址: | 226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线束导通 测试 合格 印章 打印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线束导通测试合格印章打印装置,包含支撑板、电动推杆、印章、标签挡板、光电开关和控制板,印章滑动设置在支撑板上侧,印章与电动推杆连接由电动推杆驱动在支撑板上沿水平方向来回滑动,标签挡板包含前挡板和后挡板,后挡板竖直固定在支撑板前侧并且后挡板上开有与印章匹配的通孔,前挡板固定在后挡板前侧并且与后挡板平行设置,光电开关固定在通孔一侧的后挡板上,光电开关和电动推杆分别于电路板连接。本发明通过机械结构与控制电路的结合,实现了自动打标的功能,并且具有耗时短、效率高、少加油墨的特点,进而满足线束生产检验环节的打标需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打印装置,特别是一种线束导通测试合格印章打印装置,属于产品检验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腾飞,人民对美好生活有了过更高的期待,“吃穿住行”已经不是困扰人们日常生活的主要问题。汽车已经成为家庭常见的出行工具,而汽车线束是汽车的脉络,是汽车各个系统连接的枢纽,是电信号传递的载体。故合格的汽车线束是汽车安全行驶的保障。汽车组装厂家在接收到汽车线束生产厂家生产的汽车线束时,首先检验线束的标签是否含有合格印标志,以便线束生产的追溯。
线束生产行业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许多工序以人工操作为主。传统的线束生产合格检验环节中,由人工进行合格印盖章。不仅造成了人力资源的浪费,至关重要的是人受主观能动性的影响,极易对不合格的汽车线束盖合格印章。这些不良线束一旦流入市场,极易为汽车埋下安全隐患。而含有不良线束的汽车在道路行驶时,一旦出现事故,人民的生命财产不仅无法保障,且可能会出现车毁人亡的惨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线束导通测试合格印章打印装置,自动进行线束合格印章的打印。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线束导通测试合格印章打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支撑板、电动推杆、印章、标签挡板、光电开关和控制板,印章滑动设置在支撑板上侧,印章与电动推杆连接由电动推杆驱动在支撑板上沿水平方向来回滑动,标签挡板包含前挡板和后挡板,后挡板竖直固定在支撑板前侧并且后挡板上开有与印章匹配的通孔,前挡板固定在后挡板前侧并且与后挡板平行设置,光电开关固定在通孔一侧的后挡板上,光电开关和电动推杆分别于电路板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印章滑动设置的结构包含印章支座、滑块和导轨,导轨固定设置在支撑板的上侧面上,滑块设置在导轨上并且能够沿着轨道自由滑动,印章支座固定在滑块上侧,印章固定设置在印章支座内,滑块的一侧与电动推杆的端部连接由电动推杆驱动,电动推杆固定在支撑板上并且与导轨平行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板的前侧两端设置有两个沿竖直方向向上翻起的折耳,后挡板的两端与折耳上开有相互匹配的螺孔,后挡板通过螺栓锁紧固定在支撑板前侧的折耳上,后挡板上在通孔的一侧还开有一个光电开关孔,光电开关设置在光电开关孔内并且光电开关固定设置在支撑板上,前挡板为L型挡板,L型挡板的一侧侧边沿竖直方向设置并且与后挡板平行,L型挡板的另一侧侧边沿水平方向设置并且与后挡板下侧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光电开关为凹槽型光电开关,光电开关的凹槽与前挡板和后挡板之间间隙对应。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板水平设置在支撑板上方,控制板四角通过四根固定柱固定在支撑板上。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板上包含STM32最小系统模块、光电开关传感器模块、电源转换模块和电机驱动模块,光电开关传感器模块、电源转换模块和电机驱动模块分别与STM32最小系统模块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友星线束有限公司,未经南通友星线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0133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层复合锅具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基于机器视觉的布料纹理角度检测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