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液压换向阀铸件成型后表面打磨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701086.6 | 申请日: | 2020-07-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7497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3 | 
| 发明(设计)人: | 陈益标;束立新;张卫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液压件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4B9/04 | 分类号: | B24B9/04;B24B41/06;B24B41/02;B24B41/00 | 
| 代理公司: | 沧州市宏科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3134 | 代理人: | 韩超 | 
| 地址: | 343200 江西省***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液压 换向 铸件 成型 表面 打磨 设备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压换向阀铸件成型后表面打磨设备,包括限位机架、夹持机构以及打磨机构。本发明可以解决换向阀铸件在打磨过程中所存在的以下难题:a在传统打磨过程中,在对换向阀铸件进行夹持时,一种夹具只能对应一种规格的换向阀铸件,当对应不同规格的换向阀铸件进行打磨作业时需要更换不同的夹具,工艺流程较为繁琐,且生产成本较高,b现有打磨设备中,打磨作业端的打磨带或者打磨块经过多次打磨作业后,需要频繁更换,且打磨作业端存在与换向阀铸件贴合不紧密的问题,导致打磨作业效率低,打磨效果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换向阀铸件加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液压换向阀铸件成型后表面打磨设备。
背景技术
液压换向阀是利用液体压力控制阀芯来改变流体流动方向的方向控制阀,其外部形状如图8所示,其基本工作原理是控制液压系统中油液流动的方向或者流液的通与断来改变元件的方向,广泛用于汽车、重型机械等行业,通常情况下由于液压换向阀内部腔体较多,多采用浇铸成型的方法,浇铸成型过程中往往会产生毛刺,影响后续使用,在实际生产中,通常会对成型后的换向阀铸件进行毛刺打磨。
目前,换向阀铸件在打磨过程中所存在的以下难题:a在传统打磨过程中,在对换向阀铸件进行夹持时,一种夹具只能对应一种规格的换向阀铸件,当对应不同规格的换向阀铸件进行打磨作业时需要更换不同的夹具,工艺流程较为繁琐,且生产成本较高,b现有打磨设备中,打磨作业端的打磨带或者打磨块经过多次打磨作业后,需要频繁更换,且打磨作业端存在与换向阀铸件贴合不紧密的问题,导致打磨作业效率低,打磨效果差。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液压换向阀铸件成型后表面打磨设备,可以解决换向阀铸件在打磨过程中所存在的以下难题:a在传统打磨过程中,在对换向阀铸件进行夹持时,一种夹具只能对应一种规格的换向阀铸件,当对应不同规格的换向阀铸件进行打磨作业时需要更换不同的夹具,工艺流程较为繁琐,且生产成本较高,b现有打磨设备中,打磨作业端的打磨带或者打磨块经过多次打磨作业后,需要频繁更换,且打磨作业端存在与换向阀铸件贴合不紧密的问题,导致打磨作业效率低,打磨效果差。
(二)技术方案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液压换向阀铸件成型后表面打磨设备,包括限位机架、夹持机构以及打磨机构,限位机架内部上端面上沿垂直向下方向安装有夹持机构,打磨机构滑动设置在在限位机架内部下端面上:
所述的限位机架包括外部机架、限位弹簧、放置块、限位杆以及限位块,其中所述的外部机架内部下端面上开设有一号滑槽,限位杆左右对称滑动设置在一号滑槽内部,一号滑槽中部固定设置有限位块,限位弹簧自左向右设置在一号滑槽内部,限位弹簧一端安装在限位杆上,限位弹簧另一端安装在限位块上,放置块安装在外部机架内部下端面上,且放置块均匀设置在位于左侧的限位杆与位于右侧的限位杆之间。
所述的夹持机构包括升降气缸、夹持工作台、双向驱动气缸、移动块、转动电机、转轴、传动调节支链以及夹持支链,其中所述的升降气缸通过气缸座安装在限位机架内部上端面上,升降气缸驱动轴下端面通过法兰盘安装有夹持工作台,夹持工作台上自左向右开设有二号滑槽,且二号滑槽为燕尾型滑槽,二号滑槽内部左右对称滑动设置有移动块,双向驱动气缸安装在夹持工作台中部,双向驱动气缸驱动轴通过法兰盘与移动块相连接,其中位于左侧的移动块下端面上通过电机座安装有转动电机,转动电机驱动轴通过轴套安装有转轴,转轴下端面上设置有夹持支链,位于右侧的移动块下端面上通过轴承安装有转轴,转轴下端面上设置有夹持支链,转轴与转轴之间通过传动调节支链相连接,且传动调节支链安装在夹持工作台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液压件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西液压件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0108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