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掰片后杀青的乌龙茶制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00272.8 | 申请日: | 2020-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7199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6 |
发明(设计)人: | 牟杰;马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A23F3/06 | 分类号: | A23F3/06 |
代理公司: | 贵州科峰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52105 | 代理人: | 穆元城 |
地址: | 558000 贵州省***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掰片后 杀青 乌龙茶 制作方法 | ||
1.一种掰片后杀青的乌龙茶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鲜叶选取:选用无病虫害,谷雨至立夏前后的鲜叶进行采摘,一芽三到四叶即可;
步骤二,鲜叶萎调:采用自然萎调方式,将鲜叶摊放于水筛或竹匾中在自然光照下进行萎调;
步骤三,做青:包括晾青和摇青两个过程,
晾青:晾青在室内进行,叶梗中的水分通过叶脉向叶片渗透,使叶子恢复苏胀状态,为摇青创造条件;
摇青:晾青结束即进入摇青,摇青次数为4~5次,摇青先轻后重再轻,晾青时间先短后长再短,摇青总时间23-28分钟;
步骤四,掰片:是将摇青完成后的鲜叶,按照嫩叶、中叶和老叶三类从梗上面掰下来,将梗剔除,掰片在水筛或竹匾中进行,做青适度的鲜叶及时掰片,掰片完成后即可杀青;
步骤五,杀青:采用滚筒杀青机进行杀青,采用筒径110cm短滚筒杀青机,筒温控制在260-290℃,一次投叶量5kg~10kg,杀青时间3min~5min,杀青顺序为先杀嫩叶,再杀中叶,最后杀老叶;
步骤六,揉捻:也叫包揉,趁热先揉老叶,再揉中叶,最后揉嫩叶,采用中、小型揉捻机趁热揉捻,揉桶装满炒青叶后不加压揉1min,然后加中压揉5min;至条索紧结,茶汁挤出,后下机解块摊凉;
步骤七,干燥:采用烘干机或者烘笼干燥,温度70℃~110℃,烘焙时间0.5h~3h,待茶叶含水量4-6%,手捏成粉末即可下烘,摊凉后贮藏既得颗粒型乌龙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掰片后杀青的乌龙茶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鲜叶选取要求不采雨水叶,露水叶,且需晴天或阴天采摘加工的茶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掰片后杀青的乌龙茶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也可以采用日光萎调方式,在上午12:00之前或者下午15:00之后进行日光萎调,时间控制在1h,摊叶厚度1-2cm,中间翻拌1~2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掰片后杀青的乌龙茶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摊叶厚度2cm~5cm,时间在4~6h之间,中间翻拌2~3次,鲜叶含水量在小于20%时,摊叶厚度增加1-2c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掰片后杀青的乌龙茶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中,晾青和摇青两个过程交替进行,且摇青采用竹制摇青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掰片后杀青的乌龙茶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中,做青温度为20℃~25℃,相对湿度为70%~80%,历时10~12h。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掰片后杀青的乌龙茶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四中,嫩叶是指含驻芽的第一叶、中叶是指从芽尖开始算的第二至第三片叶,老叶是指第四片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掰片后杀青的乌龙茶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六,包揉包括速包、包揉、松包三个过程,“速包→包揉→松包”需反复进行18次,速包采用速包机,叶量8kg~12kg,时间1min~2min,待茶团初步成球后包揉;包揉采用包揉机,每次包揉时间3min~7min;松包采用松包机,均匀地解散团块并筛分茶末。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掰片后杀青的乌龙茶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五中,杀青还可以采用锅式杀青机杀青、微波杀青机杀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未经贵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00272.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氧气袋上的密封接头
- 下一篇:一种基于无级变速的节水型野外降雨系统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