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高效节能污泥处理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700081.1 | 申请日: | 2020-07-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7547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8 |
| 发明(设计)人: | 沈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三和重工机械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2F11/123 | 分类号: | C02F11/123;C02F11/13;C02F11/14 |
| 代理公司: | 北京睿博行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7 | 代理人: | 张燕平 |
| 地址: | 214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高效 节能 污泥 处理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智能高效节能污泥处理装置,包括机体和对分机构,所述机体的上下两端内部分别开设有上室以及下级处理室,且上室的内部顶端安装有上滤带,所述上滤带的左端侧配套安装有上辊压筒,且上滤带的左端下侧安置有下辊压筒,所述下辊压筒的端部配套套接安装有下滤带,所述对分机构安置于上室的底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智能高效节能污泥处理装置,通过外分板和隔集板内部的板穿口和分板槽可对污泥分离出的水进行收集,同时分板槽的底端开设有穿透孔,可方便其底端的下级处理室内污泥所蒸发出的水蒸气经过分板槽的顶端进行积攒,并经过其端部的斜壁滑入板穿口内,而后经过板穿口左右两端的开口漏出进行收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泥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智能高效节能污泥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污泥处理是对污泥进行减量化、稳定化和无害化处理的过程。污水处理程度越高,就会产生越多的污泥残余物需要加以处理。除非是利用土地处理或污水塘处理污水,否则一般的污水处理厂必须设有污泥处理设施。对现代化的污水处理厂而言,污泥的处理与处置已成为污水处理系统运行中最复杂、且花费最高的一部分。
现有的污泥处理装置由于主体结构设计不够紧凑,导致主体的结构之间分布较大,空间间隙多,主体整体的占地空间巨大,使用时以及装配时均不够方便,同时主体的污泥处理方式单一,导致污泥的处理效果较差,无法很好的适配不同的处理条件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高效节能污泥处理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污泥处理装置由于主体结构设计不够紧凑,导致主体的结构之间分布较大,空间间隙多,主体整体的占地空间巨大,使用时以及装配时均不够方便,同时主体的污泥处理方式单一,导致污泥的处理效果较差,无法很好的适配不同的处理条件等。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高效节能污泥处理装置,包括机体和对分机构,所述机体的上下两端内部分别开设有上室以及下级处理室,且上室的内部顶端安装有上滤带,所述上滤带的左端侧配套安装有上辊压筒,且上滤带的左端下侧安置有下辊压筒,所述下辊压筒的端部配套套接安装有下滤带,所述对分机构安置于上室的底端,所述机体的右端安装有真空机,且机体的底部左右两端均开设有封塞,所述下级处理室的底端安置有斜底板,所述下级处理室的端壁开设有侧槽,且侧槽的内侧端安装有热化机构,所述下级处理室的内壁开设有隔热内层,所述机体的顶端左侧安置有送料机构。
优选的,所述对分机构包括中分板、漏口、封板、对滑条、对滑道、隔集板、外分板、板穿口和分板槽,且中分板的左端中部穿设有漏口,所述漏口内侧端安置有封板,且封板的顶端侧壁通过焊接固定有对滑条,所述对滑条的外侧呈吻合状开设有对滑道,所述中分板的两端侧均安置有隔集板,且隔集板的端部开设有外分板,所述隔集板的内部穿设有板穿口,且板穿口的侧端安置有分板槽。
优选的,所述中分板为弧形状,且中分板与封板之间相互活动连接,而且封板通过对滑道与对滑条相互配合焊接连接。
优选的,所述外分板和隔集板均设置有两个,且二者均关于中分板的中心呈对称分布,同时板穿口和分板槽之间相互连通。
优选的,所述热化机构包括加热棒、基座和导热条,所述加热棒的端部固定有基座,且基座的端部安置有导热条。
优选的,所述加热棒、基座之间相互固定连接,且基座关于加热棒的中心对称分布,同时斜底板的左右两端均为倾斜状。
优选的,所述基座与导热条之间相互固定连接,同时机体的左右两端中部均安装有积液箱。
优选的,所述送料机构包括料箱、箱内室、上液箱和内腔,且料箱的内部开设有箱内室,所述料箱的顶端安装有上液箱,且上液箱的内部开设有内腔。
优选的,所述料箱与上液箱之间相互固定连接,同时箱内室和内腔之间相互连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三和重工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无锡三和重工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0008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豆制品的加工方法
- 下一篇:一种利用防波堤结构的非对称蝶形LNG码头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