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开颅手术用头部固定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699157.3 | 申请日: | 2020-07-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5841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5 |
| 发明(设计)人: | 许娇;冉建容;易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特色医学中心 |
| 主分类号: | A61G13/12 | 分类号: | A61G13/12;A61B90/14 |
| 代理公司: | 重庆鼎慧峰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36 | 代理人: | 周维锋 |
| 地址: | 400042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开颅 手术 头部 固定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开颅手术用头部固定装置,包括机架、箱体、调节机构、头枕及夹持机构。箱体设置于机架上,箱体设有供头部经过的通道。调节机构包括动力源及环形轨道,环形轨道可转动地设置于箱体内,环形轨道环绕通道旋转。动力源设置于箱体上,动力源用于驱动环形轨道旋转。头枕设于通道内,头枕与环形轨道连接,夹持机构与环形轨道连接,且夹持机构穿过箱体伸入到通道内。上述开颅手术用头部固定装置,可以调整患者的头部姿态,便于医护人员在患者头部的侧面或者后侧面进行开颅手术,不会在钻孔或者开窗的过程中出现偏移,利于开颅手术的进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头部固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开颅手术用头部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开颅手术是神经外科手术中占比最高的一种外科手术。传统开颅手术由手术医生手持颅钻/颅铣器械,在患者颅骨上开出与肿瘤形状大小相近的骨窗,借助显微技术实现对肿瘤的清除手术。
在开颅手术过程中,需要将患者的头部固定,避免在手术过程中,患者的头部出现移动和晃动,不利于手术的进行。目前,传统的开颅手术头部固定结构一般包括头枕和两侧的夹持机构,患者枕于头枕上,并通过两侧的夹持机构夹持固定。
传统的头部固定结构固定头部后,患者的面部朝上,患者头部的姿态也相应固定。但是,在一些开颅手术中,有时需要在头部的侧面或者后侧部开窗,此时医生手持颅钻/颅铣器械,不便于在头部开窗,并容易在钻孔或者开窗的过程中偏移,影响开颅手术的进行。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开颅手术用头部固定装置,能够夹持固定患者的头部,且可以调节患者头部的姿态,利于开颅手术的进行。
一种开颅手术用头部固定装置,包括:
机架;
箱体,设置于所述机架上,所述箱体设有供头部经过的通道;
调节机构,包括动力源及环形轨道,所述环形轨道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箱体内,且所述环形轨道环绕所述通道旋转,所述动力源设置于所述箱体上,且所述动力源用于驱动所述环形轨道旋转;
头枕,设于所述通道内,且所述头枕与所述环形轨道连接;及
夹持机构,与所述环形轨道连接,且所述夹持机构穿过所述箱体伸入到所述通道内。
上述开颅手术用头部固定装置,患者的头部穿设于箱体的通道内,患者的头部枕于头枕上,夹持机构配合头枕夹持固定患者的头部。动力源能够驱动环形轨道环绕通道旋转,带动头枕和夹持机构移动,调整头枕和夹持机构的位置,使患者的头部旋转一定角度,实现调整患者的头部姿态,便于医护人员在患者头部的侧面或者后侧面进行开颅手术,不会在钻孔或者开窗的过程中出现偏移,利于开颅手术的进行。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机架包括底座及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设置于所述底座上,且所述升降机构与所述箱体相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升降机构包括立柱、伸缩套及升降液压缸,所述立柱设置于所述底座上,所述伸缩套滑动套设于所述立柱上,所述升降液压缸设置于所述立柱内,且所述升降液压缸的活塞杆与所述伸缩套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夹持机构通过行走机构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环形轨道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行走机构包括滑车及行走电机,所述滑车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环形轨道上,所述行走电机设置于所述滑车上且驱动所述滑车在所述环形轨道上运动,所述夹持机构设置于所述滑车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夹持机构包括夹持液压缸、连接杆及弧形夹爪,所述夹持液压缸设置于环形轨道上,所述连接杆与所述夹持液压缸的活塞杆相连接,所述弧形夹爪安装于所述连接杆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特色医学中心,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特色医学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9915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