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支持数据分区的双服务器轻量化可搜索加密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0699133.8 | 申请日: | 2020-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3787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1 |
发明(设计)人: | 高莹;刘力沛;沈博文;施继婷;常容熇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G16H10/60 | 分类号: | G16H10/60;G06F21/62;H04L9/08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王佳璐 |
地址: | 10019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支持 数据 分区 服务器 量化 搜索 加密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支持数据分区的双服务器轻量化可搜索加密方法及系统,其中,使用者能够通过上传加密的医疗信息并给予信任的医生以授权,医生即可通过关键词搜索到所有已被授权的、含关键词信息的医疗信息对应上传者的ID,进而通过与相应的上传者联系,提供进一步的远程诊断等服务,从而不仅保证了使用者能够更安全地上传自己的个人信息到云端,也为促进医生与患者间的交流提供了隐私安全的保护,能够更好地提高医疗保健的效率并促进医患关系的友好发展;与此同时,在保证了用户信息安全的同时,通过大数据的使用和服务器的搭建,将主要运算放置在服务器端,能够更好的利用边缘计算等技术,为使用者本地客户端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可搜索加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支持数据分区的双服务器轻量化可搜索加密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化时代到来,大数据的使用为查询相关信息提供了便捷;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也让人们在第一时间有了查询的途径。但在网络技术日益成熟的今天,大数据提供了快速查询和精准实施的便利的同时,个人隐私安全也越来越受人们重视。
大数据时代带来的一项卓越的应用就是电子健康网络的出现,电子健康网络通过医疗信息和服务共享,为人们提供了更好、更安全的医疗保健服务。电子健康网络通过远程监控患者的身体状况、远程诊断,在不同医生之间共享患者的医疗信息等,大大提高了医疗保健的效率和结果。
然而,在互联网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共享数据必然会存在隐私泄露的风险,如何更好地保障人们的隐私安全成为了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支持数据分区的双服务器轻量化可搜索加密方法,该方法不仅保证了使用者能够更安全地上传自己的个人信息到云端,也为促进医生与患者间的交流提供了隐私安全的保护,能够更好地提高医疗保健的效率并促进医患关系的友好发展;与此同时,在保证了用户信息安全的同时,通过大数据的使用和服务器的搭建,将主要运算放置在服务器端,能够更好的利用边缘计算等技术,为使用者本地客户端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支持数据分区的双服务器轻量化可搜索加密系统。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一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支持数据分区的双服务器轻量化可搜索加密方法,所述双服务器包括负责搜索管理的第一服务器和数据存储的第二服务器,其中,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上传数据的过程中,根据主ID和时间戳生成虚拟ID,并根据用户的主密钥生成虚拟密钥,以将虚拟账户信息加密关键词后上传给第二服务器,而对上传的数据进行授权时,利用所述虚拟密钥对要授权的数据的公钥进行签名,并将签名证书发给第一服务器;在检索的过程中,根据检索的关键词生成的搜索陷门值发给所述第一服务器,同时发送随机因子和用所述第二服务器的公钥加密的对称密钥,使得所述第一服务器将搜索陷门和发送的签名证书做运算后向所述第二服务器以不经意传输协议向所述第二服务器发起请求,同时发送传来的随机因子和加密的对称密钥,在所述第二服务器解密出对称密钥之后,用所述随机因子构建零和乱码布隆过滤器,将过滤器的结果用对称密钥加密后发回给所述第一服务器,以通过所述第一服务器将所述过滤器的结果转回给查询者,以使得所述查询者本地用对称密钥解密后利用过滤器的性质即可得到搜索结果。
本发明实施例的支持数据分区的双服务器轻量化可搜索加密方法,为了更好地保障人们的隐私安全,提出了基于可搜索加密的电子健康网络系统,使用者能够通过上传加密的医疗信息并给予信任的医生以授权,医生即可通过关键词搜索到所有已被授权的、含关键词信息的医疗信息对应上传者的ID,进而通过与相应的上传者联系,提供进一步的远程诊断等服务,从而不仅保证了使用者能够更安全地上传自己的个人信息到云端,也为促进医生与患者间的交流提供了隐私安全的保护,能够更好地提高医疗保健的效率并促进医患关系的友好发展;与此同时,在保证了用户信息安全的同时,通过大数据的使用和服务器的搭建,将主要运算放置在服务器端,能够更好的利用边缘计算等技术,为使用者本地客户端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9913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