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海水循环养殖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98102.0 | 申请日: | 2020-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0359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0 |
发明(设计)人: | 王忠全;相智巍;徐涛;李斌;陈丽竹;孙春晓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省海洋资源与环境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01K63/00 | 分类号: | A01K63/00;A01K63/04;C02F9/02;B01F7/18;B01F15/02;B01F3/08;C02F103/08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胡文强 |
地址: | 264006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海水 循环 养殖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海水循环养殖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海水循环养殖系统,所述第一罐体的下方通过管道连接有第二罐体,且第一罐体的内部安装有粉碎组件,所述第二罐体的一侧通过管道连接有第三罐体,且第二罐体的内部安装有过滤组件,所述第三罐体的上方通过管道连接有水泵,且第三罐体的内部安装有混合组件。本发明通过粉碎组件可以对进入第一罐体内的杂质和水藻等进行粉碎处理,减少了杂质和水藻的占地面积,同时也防止了杂质和水藻等对管道造成相应的堵塞现象,通过过滤组件可以对进入第二罐体内的较小颗粒物及杂质进行过滤和阻挡,进一步提高了水质的过滤质量,而且该过滤组件采用多级式的过滤方式对杂质进行阻隔,过滤效果显著提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海水循环养殖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海水循环养殖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海水养殖技术水平的提高和市场需求的扩大,海水养殖业已趋向集约化、高密度、高产出的养殖模式,与此同时,海水养殖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也不容忽视,一方面养殖环境内的污染制约着海水养殖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养殖污染物的排放、沉积可引起水体富营养化,造成水质恶化,严重时导致养殖生态系统失衡、紊乱乃至完全崩溃。实际上,近年来,海水养殖废水排放总量已超过陆源污水排放,这可能是导致海洋环境不断恶化的重要原因之一,目前主要采用常规的物理、化学和生化工艺处理养殖废水,目的在于降低养殖废水中的化学耗氧量(COD)、悬浮物(SS)和氨氮(NH+42N)浓度,然后部分循环利用。
但是现有的海水循环养殖系统中,一方面难以对杂质和水草进行粉碎,而杂质和水草容易对管道等造成堵塞现象,同时也难以对粉碎后的杂质和水草进行深层过滤处理,最后,现有的海水循环养殖系统中,难以对海水进行消毒处理,从而造成水质差等问题。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海水循环养殖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海水循环养殖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海水循环养殖系统,包括养殖池,所述养殖池的一侧通过管道连接有污泥泵,且养殖池的前表面上固接有控制开关,所述污泥泵的下方通过管道连接有第一罐体,所述第一罐体的下方通过管道连接有第二罐体,且第一罐体的内部安装有粉碎组件,所述第二罐体的一侧通过管道连接有第三罐体,且第二罐体的内部安装有过滤组件,所述第三罐体的上方通过管道连接有水泵,且第三罐体的内部安装有混合组件,所述第三罐体的上方安装有注液组件。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水泵的出水端和养殖池通过管道相连,且水泵的进水端通过管道和第三罐体相连,所述污泥泵的进水端和养殖池的底部通过管道相连,且污泥泵的出水端通过管道和第一罐体相连。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粉碎组件包括粉碎齿、第一电机、第一旋转轴、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和第二旋转轴,所述第一电机固接在第一罐体的上表面,且第一电机的驱动端贯穿第一罐体的上表面并连接有第一旋转轴,所述第一旋转轴的底端固接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的下方啮合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的内部贯穿固接有第二旋转轴,所述第二旋转轴的两端均通过轴承活动连接在第一罐体的内壁上,且第二旋转轴的上下表面均固接有粉碎齿。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粉碎齿的数量为十六个,十六个所述粉碎齿均为倾斜设置,且十六个粉碎齿均为不锈钢材质的构件。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过滤组件包括过滤网、过滤球、安装板、过滤管和过滤倒刺,所述过滤管的首端内壁上等距固接有过滤倒刺,且过滤管的尾端和第二罐体相通,所述过滤管的内部呈交错式固接有过滤网,且过滤管的内壁上还固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通过连接绳连接有过滤球,所述过滤倒刺为“L”形结构。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安装板的内部中心处开设有疏水孔,所述过滤球的直径大于疏水孔的直径,且过滤球的中心点和疏水孔的中心点位于同一竖直线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省海洋资源与环境研究院,未经山东省海洋资源与环境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9810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